晓枕厌蝇声,昏蝉复乱鸣。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生(cháng shēng)的意思:经常发生或存在
得到(dé dào)的意思:获得、取得、得到某物或某种结果
耳根(ěr gē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基础、根本立场。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我辈(wǒ bèi)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人,表示自己和同辈人的身份和地位。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习气(xí qì)的意思:指长期养成的习惯、性格或行为方式。
心地(xīn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品性、道德或善恶本质。
蝇声(yíng shēng)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声音,也形容非常微弱的声音。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钟情(zhōng qíng)的意思:深深地爱上、迷恋某人或某事物
自合(zì hé)的意思:自己和自己相合,没有外来的干扰或矛盾。
- 注释
- 晓枕:清晨的枕头。
厌:厌倦。
蝇声:苍蝇的嗡嗡声。
昏蝉:黄昏时分的蝉。
乱鸣:纷乱的鸣叫。
耳根:耳边。
喧:嘈杂。
自合:本就如此。
心地:内心。
寂常生:常有宁静。
习气:习惯。
存诗句:在诗句中寻找。
平生:一生。
爱月明:倾心于明亮的月色。
钟情:执着。
在我辈:只属于我们这样的人。
安得:怎能。
无情:无义。
- 翻译
- 清晨的枕头已厌倦了苍蝇的嗡嗡声,黄昏时分的蝉鸣又纷乱响起。
耳边的嘈杂本就应如此,心中却常有宁静生出。
我习惯于在诗句中寻找安慰,一生都倾心于明亮的月色。
对于情感的执着,只属于我们这样的人,怎能变得无情无义。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夜月》,通过对清晨和黄昏时分不同声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内心世界的平静。"晓枕厌蝇声,昏蝉复乱鸣",诗人早晨被蚊蝇的嗡嗡声吵醒,傍晚又听到蝉鸣嘈杂,这些外界的喧嚣反衬出他对于清静的渴望。"耳根喧自合,心地寂常生",他意识到,只有让耳朵适应这种自然的声音,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
"习气存诗句,平生爱月明",诗人借写诗的习惯表达了对月光的喜爱,月明象征着纯洁与宁静,这也是他心境的写照。最后两句"钟情在我辈,安得到无情",诗人感慨,唯有像自己这样钟情于生活的人,才能在纷扰中保持情感的温度,不会变得冷漠无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为切入点,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