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来绝涧自成响,云渡远溪时作团。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五 台 山 和 韵 宋 /史 监 群 峰 历 尽 到 巅 峦 ,极 目 清 凉 境 界 宽 。山 入 雁 门 真 设 险 ,地 藏 佛 国 即 长 安 。雨 来 绝 涧 自 成 响 ,云 渡 远 溪 时 作 团 。花 落 经 台 钟 梵 寂 ,袈 裟 香 霭 翠 云 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翠云(cuì yún)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
地藏(dì cáng)的意思:地藏,又称地藏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菩萨,主要负责救度亡灵和保护众生。在成语中,地藏的含义是指隐蔽、保存、隐藏。
梵寂(fàn jì)的意思:指寂静无声,宁静无事的状态。
佛国(fó guó)的意思:指佛教所在的国度,也用来形容理想中的境地或人间仙境。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境界(jìng jiè)的意思:境界指一个人的修养、素质、水平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
经台(jīng tái)的意思:指经验丰富、能够处理事务得当的人。
历尽(lì jìn)的意思: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设险(shè xiǎn)的意思:设立陷阱或障碍物来阻止或陷害他人。
时作(shí zuò)的意思:在特定的时机或环境下产生或发生
台钟(tái zhōng)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的大钟,也用来比喻重要的人或事物。
香霭(xiāng ǎi)的意思:形容香气弥漫的样子。
雁门(yàn mén)的意思:雁门是指古代边防的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战略要地或重要关口。
钟梵(zhōng fàn)的意思:指僧人敲击佛钟,传达佛法的含义。也用来形容人们传播正义、道德或者宗教信仰的行为。
- 注释
- 群峰:众多山峰。
巅峦:山峰的顶端。
极目:放眼望去。
清凉:凉爽宁静。
境界:景象。
宽:广阔。
雁门:古代边关名,此处象征险要之地。
真:确实。
设险:设置险阻。
佛国:佛教圣地。
长安:古都,这里借指佛教文化中心。
雨来:雨滴落下。
绝涧:深而狭窄的山谷。
自成响:自然发出声响。
云渡:云彩飘过。
远溪:远处的溪流。
作团:聚集形成团状。
花落:花瓣飘落。
经台:诵经的佛塔。
钟梵:钟声与梵呗。
寂:寂静。
袈裟:僧人的长袍。
香霭:香气形成的云雾。
翠云:翠绿色的云雾。
蟠:盘旋。
- 翻译
- 群峰攀登直至巅峰,放眼望去清凉世界无比宽广。
山势进入雁门关真是险峻,这里仿佛是佛教圣地长安再现。
雨滴落在深涧中回荡出声音,云彩飘过远方溪流聚集成团。
花瓣飘落经文诵读的佛塔,钟声悠扬梵音寂静,僧袍上香气萦绕如翠绿云雾盘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开篇“群峰历尽到巅峦,极目清凉境界宽”写出了诗人登临绝顶之后,对于周遭群峰的眺望和对远方景色的感受,表现了一种宏大与辽阔的自然美。
接着“山入雁门真设险,地藏佛国即长安”进一步描绘了五台山的地理特征,以及它作为佛教圣地的地位。这里的“雁门”指的是五台山的一处著名景观,而“地藏佛国即长安”则表达了一种宗教信仰之中的理想与寄托。
第三句“雨来绝涧自成响,云渡远溪时作团”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如雨声和云的流动,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这也隐喻了佛法的深奥与无穷。
最后两句“花落经台钟梵寂,袈裟香霭翠云蟠”则描绘了一幅佛教仪式中的静谧画面,花瓣轻落于经台之上,钟声与梵音交织在一起,袈裟飘逸间弥漫着清幽的香气,这些都为诗人心中那片精神家园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庄严的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忆左掖千叶桃花
秾李积皓雪,繁桃炫朝霞。
江边日日见春色,尽是寻常儿女花。
东阑一树能倾国,千瓣玲珑谁剪刻?
半吐疑红却胜红,全开似白元非白。
旁虽浅淡正复浓,雅丽称月间宜风。
阴时晴午各异态,嗔喜笑鼙无不工。
嗟我匆匆簿书急,时复微吟对花立。
白苎犹沾夕露香,青鞋不怕苍苔湿。
而今漂泊楚江滨,想像丰仪一怆神。
惆怅当时看花客,对花还说去年人。
听老京妓宜时秀歌慢曲
春云阴阴围绣幄,梨花风紧罗衣薄。
白头官妓近前歌,一曲才终泪先落。
收泪从容说姓名,十三歌学郭芳卿。
先皇最爱芳卿唱,五凤楼前乐太平。
鼎湖龙去红妆委,此曲宜歌到人耳。
潜向东风作慢腔,梨园不信芳卿死。
从此京华独擅场,时人争识杜韦娘。
芙蓉秋水黄金殿,芍药春屏白玉堂。
风尘回首江南老,衰鬓如丝颜色槁。
深叹无人听此词,纵能来听知音少。
说罢重歌尔莫辞,我非徒听更能知。
樽前多少新翻调,一度相思一皱眉。
出台复还洪都
福至本无象,祸来非有因。
方忧触罗网,遽喜辞妖尘。
念此蓬藋姿,忽遘蹇与屯。
仓黄圜扉中,日夕与死邻。
皇明眷私照,寒谷回阳春。
既免在涤牲,复纵充庖鳞。
重沐饬冠裳,济溺立要津。
道路与我庆,况我骨肉亲。
归来向妻孥,秉烛语及晨。
犹疑是梦寐,欢乐恐未真。
嗟余抑何艰,坎惣多苦辛。
弱无胜力锥,而欲举万钧。
羸牛服盐车,遥遥西入秦。
进逢九阪危,退迫尺棰嗔。
敢惜筋力疲,所虑车摧轮。
哀鸣徒嗷嗷,仰诉空谆谆。
听者无不怜,谁复为解颦。
终当脱羁鞅,沧波浩难驯。
再题廷晖山水
近代丹青谁第一,精绝独数吴兴胡。
魏公家传《摘瓜图》,将军妙笔绝代无。
年深粉墨纷模糊,公命胡也全其污。
鸥波亭前山满湖,宾客不来人迹疏。
以手画肚私传摹,归来三日神始苏。
下笔直与前人俱。
今人不见古人画,古画自与今人殊。呜呼!
眼前不复见此物,吾与购之千明珠。
踏水车谣
田舍生涯在田里,家家种苗始云已。
俄惊五月雨沉淫,一夜前溪半篙水。
苗头出水青幽幽,只恐飘零随水流。
不辞踏车朝复暮,但愿皇天雨即休。
前来秋夏重漂没,禾黍纷纭满阡陌。
倾家负债偿王租,卒岁无衣更无食。
共君努力莫下车,雨声若止车声息。
君不见东家妻,前年换米向湖西。
至今破屋风兼雨,夜夜孤儿床下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