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诗如废井,已涸宁有源。
又如既老马,力尽不复奔。
山晚云欲雪,阴风树雅翻。
蔼然(ǎi rán)的意思:和蔼可亲,温和和善。
兵火(bī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的火焰,也指战火、兵戈之间的战争状态。
薄夫(báo fū)的意思:指人品、品德浅薄,心胸狭窄。
不谓(bù wèi)的意思:不说,不表达。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烦(bù fán)的意思:不烦意指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不被困扰烦恼。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大士(dà shì)的意思:指有大德行、大智慧、大胆识的人。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风味(fēng wèi)的意思:指某种具有特色的味道或特殊的风格。
风树(fē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的声望、威望或名声在社会中树立起来。
浩然(hào rán)的意思:形容气度宏伟,胸怀广阔,品德高尚。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客愁(kè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他乡或离别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力尽(lì jìn)的意思:力量消耗殆尽,无法继续努力。
柳下(liǔ xià)的意思:指在柳树下,表示指导、教育。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蒙庄(méng zhuāng)的意思:指虚伪、欺骗。
鹏鲲(péng kūn)的意思:指巨大的鸟类,比喻人才、事物的巨大或非凡。
凄断(qī d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痛苦的情感。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入耳(rù ěr)的意思:指言语或声音听起来舒服、顺耳。
殊方(shū fāng)的意思:特殊的方法或途径
所有(suǒ yǒu)的意思:包含一切事物,涵盖全部范围
胎息(tāi xī)的意思:指胎儿在母体内的呼吸,也比喻事物处于一种潜伏状态,没有呼吸声。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熊经(xióng jīng)的意思:指经验丰富、智慧深厚的人。
阳谷(yáng gǔ)的意思:指人的脸色红润、健康的样子。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阴风(yīn fēng)的意思:指不吉利的风光或预兆。
燠若(yù ruò)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热情高涨。
语言(yǔ yán)的意思:形容说话无聊、无意义。
丈室(zhàng shì)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的和睦相处,夫妻之间的家庭和睦。
踵见(zhǒng jiàn)的意思:连续不断地接触或见到某人或某事物。
坐令(zuò lìng)的意思: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坐而不动却能使对方遵从自己的命令。
柴桑翁(chái sāng wēng)的意思:指年老体弱的人,也可用来形容人的衰老状态。
第一义(dì yī yì)的意思:指某个词语的最基本、最本质的意义或解释。
柳下惠(liǔ xià huì)的意思:指聪明、机智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偏远山寺的高僧的生活状态。开篇“野寺何所有,梅花如玉盆”便设定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梅花洁白如同玉器,象征着高僧超脱尘俗的品格。
接着,“客愁浩如许,我声已载吞”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僧境界的赞叹,他的情感深邃,如同大海一般难以衡量,而高僧的声音却能包容一切,给人以慰藉。
“大士坐丈室,燠若阳谷温”则描写了高僧在简陋寺庙中的生活,虽然环境简单,但他的心灵如同春日般温暖。
“从来第一义,入耳简不烦”赞美了高僧的教诲,他所传达的是最深奥的道理,却又简单易懂,不会让人感到困惑。
“不谓兵火馀,见此祇树园”表明尽管外界可能有战争与灾难,但在这座寺庙中,高僧依旧保持着一片清净之地,如同一棵古老的树木般坚守着自己的境界。
“仰沐方外契,蔼然风味存”则写出了诗人对这份超脱尘俗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赞美,他希望能够像高僧一样,拥有超然物外的心灵寄托,并保有这种淡雅的生活韵味。
接下来的几句“我诗如废井,已涸宁有源。又如既老马,力尽不复奔”则是诗人自喻,他的诗歌如同干涸的井水,虽然曾经流淌,但现在已经枯竭;他自己也像一匹年迈的老马,力量耗尽,再也无法奔跑。
“空馀浩然气,踵见常焞焞”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僧境界的仰望和对比之下,他自己的精神状态显得空洞而渺茫,而高僧则如同常山般稳固不移。
“熊经非我事,讵以胎息论”则是诗人表明自己并不关心世俗的纷争,只是静养身心,不去过问那些复杂的事务。
“蒙庄岂达者,区区说鹏鲲”是在说有些道理难以言传,只能通过隐喻来表达,如同古代哲学家庄子所说的鹏和鲲的故事一样深奥难解。
“何如柳下惠,坐令薄夫敦”则是诗人提及历史上的高僧柳下惠,他能够安坐在简陋的住处中,对于世俗的欲望保持淡定。
最后,“殊方对节物,凄断游子魂。山晚云欲雪,阴风树雅翻。不见柴桑翁,此意无语言”则是诗人在描绘一种离别的情感,他的心灵因远行的人而感到凄凉,外界的景象也似乎在映射着这种情感,而他对于那位不再出现的高僧(柴桑翁)的思念之深,无以言表。
晓来风雨,万花飘落。叹韶光虚过。
却芳草萋萋,映楼台、淡烟漠漠。
纷纷絮飞院宇,燕子过朱阁。玉容淡妆添寂寞。
檀郎孤愿太情薄。数归期,绝信约。
暗添春宵恨,平康恣迷欢乐。
时时闷饮绿醑,甚转转、思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