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穷有必反,勿谓彼蚩蚩。
吾亦游食徒,内愧当语谁。
八口(bā kǒu)的意思:指家庭成员众多,口多人杂的情况。
兵火(bī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的火焰,也指战火、兵戈之间的战争状态。
承平(ché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
蚩蚩(chī ch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无精打采、懒散无为。
摧残(cuī cán)的意思:摧毁、破坏、使受到严重伤害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分利(fēn lì)的意思:指在分配财物或利益时,按照各方的实际贡献或权益比例进行公平分配。
膏脂(gāo zhī)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皮肤光滑细腻。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回视(huí shì)的意思:回头看,回顾过去。
火所(huǒ suǒ)的意思:指火灾发生的地方,也比喻危险的地方。
积尸(jī shī)的意思:指多年积累的尸体,比喻长期积压的问题或矛盾。
兼味(jiān wèi)的意思:指事物具有多种不同的味道或特点。
兼并(jiān bìng)的意思:指同时兼有两种或多种属性、地位、职能等的合并。
金赀(jīn zī)的意思:形容财富极其丰厚。
累累(lěi lěi)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到不可胜数或积累到极大的程度。
利口(lì kǒu)的意思:形容人口才聪明,口齿伶俐。
立锥(lì zhuī)的意思:立起锥子。形容地面狭小或空间狭小,无法容纳或支撑其他物体。
平日(píng rì)的意思:指平常、日常,表示平时的状态或行为。
敲剥(qiāo bāo)的意思:敲打剥离,指用力敲击使物体剥离或脱离。
生利(shēng lì)的意思:指通过合法手段获取利益。
四体(sì tǐ)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懒散,不勤奋努力。
涕洟(tì tì)的意思:流泪的样子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问天(wèn tiān)的意思:指发出悲痛或愤怒的呼声,向上天诉说自己的不满或苦难。
无余(wú yú)的意思:没有剩余、没有余地
显宦(xiǎn huàn)的意思:指显示官位高显的人。
乡来(xiāng lái)的意思:指人们从乡下来到城市或外地。
小民(xiǎo mín)的意思:小民是指普通百姓,也可以指平凡、无权无势的人。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一饭(yī fàn)的意思:指一顿饭,表示简单的食物或者一餐饭的能力。
游食(yóu shí)的意思:指随便吃喝,没有固定的饮食规律和生活习惯。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余衣(yú yī)的意思:指富裕、宽裕,即有多余的衣物。
灾疫(zāi yì)的意思:指灾害和疫病,多用来形容社会上发生的灾难和疫情。
这首清代诗人郭曾炘的《杂诗(其五)》描绘了社会贫富悬殊的现实。诗中,诗人揭示了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指出富人通过兼并日益壮大,而穷人则生活艰难,连基本温饱都难以维持。战乱和灾害使得民生凋敝,路边可见饿殍,与权贵们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感慨自己身为游食之徒,内心充满愧疚,只能感叹世事不公,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诗中“一饭无兼味,一缊无余衣”形象地展示了诗人自身的贫困,最后以“且办一身瘠,敢问天下肥”质问社会的富裕为何未能惠及大众,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整首诗反映了清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生疾苦,体现了诗人对公正和平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