晞影落寒檐,微微苔甲起。
发垆熨古灰,一片沉心死。
乍闻邻塾言,儿童摊润纸。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时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与生机勃勃景象。诗人以梅花、竹子、苔藓、鸠妇、乳鸟等自然元素为载体,展现了雨后清新宁静的氛围。
首联“梅花吐冷魄,竹子舒烟尾”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在寒冷中绽放,竹子轻轻摇曳的情景,给人一种清冷而生机勃勃的感觉。
颔联“晞影落寒檐,微微苔甲起”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环境,阳光透过湿润的空气洒在冰冷的屋檐上,微小的苔藓开始生长,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和谐。
颈联“向虚置楷床,卧听鸠妇喜”则通过静谧的室内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与享受,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倾听鸠妇的欢声笑语,感受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尾联“发垆熨古灰,一片沉心死”以炉火的温暖与古灰的冷却形成对比,象征着内心的转变与升华,从外界的喧嚣回归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
最后一联“乍闻邻塾言,儿童摊润纸”描绘了远处邻家塾馆传来的读书声,以及儿童摊开湿润的纸张准备书写的情景,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寓意着知识与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雨后初晴时分的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喜悦,充满了生活的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