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忍(ān rěn)的意思:指心灵安定,忍耐宽容。
骢马(cōng mǎ)的意思:指一匹骑乘的好马。
公论(gōng lùn)的意思:公开讨论问题,达成共识。
论难(lùn nàn)的意思:辩论或讨论困难的问题。
马骑(mǎ qí)的意思:比喻人的技能或能力很高。
骑将(qí jiāng)的意思:指掌握军队的将领或指挥者,也可指驾驭马匹的技艺高超的人。
然如(rán rú)的意思:表示事物的自然状态或情况如同所描述的一样。
惹起(rě qǐ)的意思:引起、激起、引发某种情感或事件。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西人(xī rén)的意思:指外国人,特指西方国家的人。
详刑(xiáng xíng)的意思:详细而严厉的刑罚
虚誉(xū yù)的意思:指虚假的声誉或虚假的荣誉。
要人(yào rén)的意思:指重要的人物,具有重要地位或作用的人。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 翻译
- 公众的评价难以动摇,像石碑一样坚固,他宁可不求虚名,也不愿换取别人的诗歌赞美。
他的内心崇尚厚道,并非软弱,职责在于详尽地执行法律,怎忍心滥用权力。
两年过去了,他依然初心未改,廉洁的品行并非为了显扬于人。
他害怕听到骏马离去的声音,那会勾起西方人无尽的思念。
- 注释
- 公论:公众的评价。
碑:比喻坚定不易动摇。
虚誉:虚假的名誉。
博:换取。
心常近厚:内心崇尚厚道。
弱:软弱。
详刑:详尽地执行法律。
忍施:滥用权力。
依然:依旧。
一廉:廉洁的品行。
要人知:显扬于人。
骢马:指代骑马的人。
惹起:引起。
西人:西方人。
无限思:无尽的思念。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名为《送按察魏经历》。诗中通过对朋友即将离去的情景描绘,表达了对友情深厚和对未来变化无常的感慨。
"公论难磨口似碑,肯将虚誉博人诗。" 这两句点出了被送别之人的正直品格,如同坚硬不易磨损的石碑,他宁愿保持真实自我,不愿意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誉而写出迎合世俗的诗文。
"心常近厚元非弱,职在详刑安忍施。"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被送别者的性格和工作态度。他心地仁厚,但并不因此而显得软弱;他的职责是在司法审判上,能够做到严明公正而不失慈悲。
"两载依然如始至,一廉岂是要人知。" 这里提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清廉。这位朋友在任职两年后,仍然保持着当初的清白,如同最初来到时一样的一尘不染,而这种廉洁自守并非只是为了让别人知道。
"怕闻骢马骑将去,惹起西人无限思。"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担忧和感伤。当听到远方传来的战马嘶鸣声,心中不禁涌现出对远方游子的无限思念。
整首诗通过深情的语言,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难得,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集雅诗二十首·其四庄周
漆吏何为者,逍遥人与天。
天地来胸臆,吐此玄中玄。
鲲鹏心目际,蝴蝶梦魂边。
当前风九万,上古春八千。
我观齐物论,再读引声诠。
应从函谷注,如对藐姑妍。
寓言皆比兴,真响独流传。
言乃诗中易,人则世外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