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春寄吴融于竞二侍郎》
《晚春寄吴融于竞二侍郎》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白头远客,常忆白云间。

祗觉老转老,不知闲是闲。

花含宜细雨,室冷是深山

唯有霜台客,依依往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霜台(shuāng tái)的意思:指严寒的冬天。

台客(tái kè)的意思:台客是指台湾地区的年轻人,特指以使用台湾方言和文化特色为主要特征的年轻人。

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远客(yuǎn k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的人,特指离开家乡在外地寄居或旅行的人。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注释
白头:形容年老。
远客:远方的旅人。
白云间:指隐居或理想中的宁静之地。
祗觉:只觉得。
老转老:越来越老。
闲是闲:清闲还是忙碌。
花含:花朵含苞待放。
细雨:小雨。
深山:偏远的山区。
霜台客:指官场中人。
依依:留恋不舍。
往还:来来往往。
翻译
满头白发的我成了远方的旅人,常常怀念那白云缭绕的日子。
只觉得岁月催人老,却分不清是忙碌还是清闲。
花朵在细雨中更显娇嫩,房间因深山之静而显得清凉。
只有霜台的官员,来来往往,依依不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白头为远客,常忆白云间"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向往。"祗觉老转老,不知闲是闲"则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闲适生活本质的探究。

"花含宜细雨,室冷是深山"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深山中的宁静与湿润,诗人似乎已经融入了大自然之中,享受着雨后的清新和室内的凉意。最后,"唯有霜台客,依依是往还"中的"霜台客"指的是来访的朋友,而"依依是往还"则表达了一种对友情长存、不以时间而异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高远情怀。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过头陀九岭宿天王栖林二招提因成三绝·其一

凌晨饱饭渡秦溪,要上青山九级梯。

不使瓯闽隔人世,头陀力与五丁齐。

(0)

复安静堂旧额

端明之孙字子强,银钩铁画传遗芳。

昔年作郡古平海,大笔亲书安静堂。

自从宣和至乾道,字与轮奂争光芒。

一朝忽遭俗眼白,毁灭名姓深埋藏。

我来搜访久乃获,老兵据为寝处床。

涤除五载尘土面,字向堂上增激昂。

祖为第一孙是似,书有家法称莆阳。

体具万安颇雄壮,榜与忠献同翱翔。

因知文字乃至宝,一时之厄庸何伤。

石鼓文有鬼神护,淮西碑并日月光。

岂容泯灭暴秦火,谁肯脍炙段文昌。

书生作郡太迂阔,理财听讼俱非长。

吾君若问何以治,堂复韩蔡祠秦姜。

今才五日京兆耳,眷此陈迹犹未忘。

但愿兹堂日安静,名与国寿俱无疆。

(0)

得雨复用闻水车韵·其二

亢旱踰时如鲁史,一雨已迟淹尔耳。

农犹满望苗返魂,车亦收声鱼免死。

我持酒戒不敢荒,急呼一杯饮松堂。

不忧猖獗有巢昌,只恐沈犹朝饮羊。

(0)

知宗示提舶赠新茶诗某未及和偶建守送到小春分四饼因次其韵

建安分送建溪春,惊起松堂午梦人。

卢老书中才见面,范公碾畔忽飞尘。

十篇北苑诗无敌,两腋清风思有神。

日铸卧龙非不美,贤如张禹想非真。

(0)

悼汪舍人养源

襆被周庐日,寅缘识伟人。

节因辞辟著,志向得言伸。

伯仲同持橐,声名压缙绅。

人亡邦国瘁,可赎百其身。

(0)

食芋

我与瓜蔬味最宜,南来喜见大蹲鸱。

归与传取东坡法,糁玉为羹且疗饥。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