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平阳民杜裕民因买薪得紫石于薪中石有黝理自然成观音像相好端具观察》
《平阳民杜裕民因买薪得紫石于薪中石有黝理自然成观音像相好端具观察》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古风

至心不可求,虚明旷无迹。

应物现形,遗影留兹石。

若以色见我,洋海三尺

诸像皆非相,于兹何所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旷无(kuàng wú)的意思:形容非常空旷,没有任何人或事物。

明旷(míng kuàng)的意思:指天明的时候,天空明亮而空旷,没有遮挡物。比喻事物清楚明白,没有障碍。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所得(suǒ de)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在某种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或收益。

无迹(wú jì)的意思:没有留下痕迹,没有迹象可寻。

现形(xiàn xíng)的意思:指事物显露出真实、本质的形态或面貌。

虚明(xū míng)的意思:指表面上光明正大,实际上虚伪欺人。

洋海(yáng hǎi)的意思:指海外或外国。

应物(yìng wù)的意思:指人应当顺应事物的本性、规律,与之相适应。

于兹(yú zī)的意思:此时此地;在这里

至心(zhì xīn)的意思:指心意至诚、极为真诚的意思。

翻译
真心无法强求,空灵明亮无所踪迹。
事物接触才显现,身影留在了这石头上。
若以表面看待我,如同大海尘埃般浅薄。
所有的形象都不是真实,这里又能得到什么呢?
注释
至心:真心。
不可求:无法强求。
虚明旷无迹:空灵明亮无所踪迹。
应物:事物接触。
现形:显现。
遗影:身影。
兹石:这石头。
以色:以表面。
见我:看待我。
洋海尘三尺:如同大海尘埃般浅薄。
诸像:所有形象。
非相:不是真实。
何所得:能得到什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表达了对佛教中观音菩萨形象及其精神内涵的赞美与深刻理解。诗中的“至心不可求,虚明旷无迹”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洞察事物本质的境界,而“应物乃现形,遗影留兹石”则显示了观音菩萨以慈悲为怀,对世间万象的关注与救度之心。诗人通过观音像的发现,表达了对这种精神境界的向往。

“若以色见我,洋海尘三尺”意味着如果仅从形相去理解的话,那么就如同大海中的细沙一般难以计数,反映出佛教中对色身本质的看破与超越。最后,“诸像皆非相,于兹何所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观音菩萨形象背后深刻哲理的探求,以及这种追问在现世中的意义。

整首诗流露出对佛教哲学的理解和个人内心世界的反思,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宗教艺术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大庆堂赐宴元珰而有诗呈吴越王

非为亲贤展绮筵,恒常宁敢恣游盘。

绿搓杨柳绵初软,红晕樱桃粉未乾。

谷鸟乍啼声似涩,甘霖方霁景犹寒。

笙歌风紧人酣醉,却绕珍丛烂熳看。

(0)

咏蚕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0)

雍台歌

太子池南楼百尺,入窗新树疏帘隔。

黄金铺首画钩陈,羽葆停幢拂交戟。

盘纡阑楯临高台,帐殿临流鸾扇开。

早雁惊鸣细波起,映花卤簿龙飞回。

(0)

晚霁中园喜赦作

五月黄梅时,阴气蔽远迩。

浓云连晦朔,菰菜生邻里。

落日烧霞明,农夫知雨止。

几悲衽席湿,长叹垣墙毁。

曭朗天宇开,家族跃以喜。

涣汗发大号,坤元更资始。

散衣出中园,小径尚滑履。

池光摇万象,倏忽灭复起。

嘉树如我心,欣欣岂云已。

(0)

祖龙行

黑云兵气射天裂,壮士朝眠梦冤结。

祖龙一夜死沙丘,胡亥空随鲍鱼辙。

腐肉偷生三千里,伪书先赐扶苏死。

墓接骊山土未乾,瑞光已向芒砀起。

陈胜城中鼓三下,秦家天地如崩瓦。

龙蛇撩乱入咸阳,少帝空随汉家马。

(0)

舟行入剡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

山梅犹作雨,溪橘未知霜。

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

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