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会见(huì jià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相互见面交谈。
奎文(kuí wén)的意思:指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鲁城(lǔ chéng)的意思:指贫穷落后的城市或地方。
孟韩(mèng hán)的意思:指两个人或者两个团体之间的争斗、竞争。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凭阑(píng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得的样子。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秦火(qín huǒ)的意思:秦火是指烽火,起源于中国古代秦朝时期的军事用语,意为军事警报或战争的征兆。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西老(xī lǎo)的意思:指人年老,头发花白。
杏坛(xìng tán)的意思:指古代文人在杏树下讲学或议论文艺之地。
渊源(yuān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来历或深厚的背景。
洙泗(zhū sì)的意思:指水流湍急的样子。
竹简(zhú jiǎn)的意思:指古代用竹子制作的书写材料,比喻简单而又清晰的文字。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祖述(zǔ shù)的意思:祖辈的言行举止和家族的传统。
-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杨奂所作的《谒庙》,主要描绘了诗人拜谒杏坛和奎文阁时的感慨,以及对儒家经典的敬仰与历史沧桑的反思。
首句“会见春风入杏坛”,以春风入杏坛的景象开篇,既写出季节变换,又暗寓圣贤教诲如春风般深入人心。杏坛,相传为孔子讲学之地,象征着儒家文化的传承。
次句“奎文阁上独凭阑”,诗人登高远望,独自倚栏,流露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思考,显示出他对学术研究的专注和对历史的敬畏。
第三句“渊源自古尊洙泗”,强调儒家思想源远流长,洙泗指洙水和泗水,孔子曾在此设教,此处表达了对儒家经典的尊崇。
第四句“祖述何人似孟韩”,孟韩指的是孟子和韩愈,他们都是儒家的重要传人,诗人以此询问后世谁能像他们那样承继并发扬儒学。
第五、六句“竹简不随秦火冷,楷林空倚鲁城寒”,通过“秦火”和“鲁城寒”两个意象,暗示历史变迁中,儒家典籍虽历经劫难但依然流传,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坚韧。
最后一句“飘零踪迹千年后,无复东西老一箪”,诗人感叹自己的踪迹在千年之后显得微不足道,但对儒家精神的追求如同老者持守一箪食,始终不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杨奂对儒家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传言玉女.凤阳词,赠砚云
明镜新妆,消得满庭花蕊。隔时重见,较前番妩媚。
妙舞清歌,喜有同心阿姊。檀槽千点,灵鼗双穗。
舞到回风,爱纤腰轻贴地。翩翩乳燕,忒自然流丽。
万星璀璨,齐照玉人明绮。眉峰聚处,时露英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