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仪真道中·其一》
《仪真道中·其一》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过尽长淮未见山,倦寻残梦凭栏

风烟渐欲回春眼,不似蒋陵江上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梦(cán mèng)的意思:指梦境中的幻觉或虚幻的事物。

长淮(cháng huái)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道德修养深厚。

春眼(chūn yǎn)的意思:指眼神明亮、有生气,形容人的目光明亮而有活力。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回春(huí chūn)的意思:

◎ 回春 huíchūn
(1) [return of spring]∶冬去春来,草木重生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苏轼《浪淘沙·探春》
(2) [bring back to life]∶比喻医术高明或药物灵验,能把重病治好
(3) [rejuvenate]
(4) 以前已均夷到接近基准面的地形或景观重新发育幼年地貌
(5) 河流重新发生侵蚀作用
(6) 壮年河流重新形成幼年活力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凭栏(píng lán)的意思:倚着栏杆或扶栏。

注释
过尽:走遍。
长淮:长淮河。
山:山峦。
倦:疲惫。
残梦:破碎的梦境。
凭栏:倚靠栏杆。
风烟:风和雾气。
回春眼:带来春天的气息。
蒋陵江:蒋陵江边。
看:所见。
翻译
我已走过长长的淮河仍未见到山峦,疲惫地追寻破碎的梦境独自倚靠栏杆。
眼前的风烟似乎在逐渐带来春天的气息,但这与在蒋陵江边所见的景色不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幽深的意境,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的追怀和现实中的孤独感慨。

"过尽长淮未见山"一句,设定了一个广阔而开阔的水域空间,没有高山作为视觉上的依托,这种地理环境营造出一种无边界的感觉,暗示诗人心境的辽远和迷茫。

接着"倦寻残梦独凭栏"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情感世界。这里的“倦寻”表达了一种疲惫不堪的情绪,而“独凭栏”则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凭栏凝望,仿佛在寻找那些已经逝去的梦境。

第三句"风烟渐欲回春眼",通过“风烟渐欲回”的描写,表明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而“春眼”则是对即将到来的新生事物的一种期待与憧憬,但这种期待又带有一丝不确定性。

最后一句"不似蒋陵江上看",通过否定性的表述,强调了诗人此时心境与以往不同。这里的“蒋陵江”可能是某个特定的记忆场所,而现在的感受已经无法和过去相提并论。

整体而言,这首诗运用自然景物作为情感的载体,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时的孤独与无奈。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送朱梅南作教南溪

都门追饯小光庭,万里遥占有聚星。

争说青毡惟乐道,肯嬿绛帐但传经。

泉寻濲水渊源远,路过兰溪纫佩馨。

作别因思忠烈庙,黯然含意向邮亭。

(0)

小孤山

亭亭前岛战渀泷,继作峥嵘是有双。

争奈漼波雄万马,恨无林立满长江。

(0)

赠王沂川

爱汝词华俊,才名人所闻。

高风齐孺子,逸思过参军。

剑气藏珠斗,丹光拂紫云。

招携吾岂敢,端坐慕清芬。

(0)

送万见湖谪官之武冈

同君俱失意,惜别向江干。

怅念前途远,方知直道难。

春山当雪霁,古木入云寒。

樽酒聊相慰,风尘且自宽。

(0)

买盈村

洋洋一掬水,纡石自为堤。

洞识盈虚理,高山是指迷。

(0)

送张南川春元省觐北还因上春官

春晴海上锦帆开,万丈龙涛转曲隈。

日下鲸波飞绮縠,镜中仙屿出楼台。

彩衣尚恋黄堂梦,兰省新招白凤才。

献赋他年回首处,五峰云外是蓬莱。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