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刘 贡 父 西 掖 种 竹 宋 /苏 辙 竹 迷 谁 定 知 迷 否 ,趁 取 滂 沱 好 雨 初 。栽 向 凤 池 吹 律 处 ,劚 従 芸 阁 杀 青 余 。迎 风 一 啸 朝 回 早 ,弄 月 相 差 直 宿 疏 。应 怪 籍 咸 林 下 客 ,相 看 不 饮 作 除 书 。〈
仲 冯 方 作 左 史 ,必 与 贡 父 并 直 于 此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趁取(chèn qǔ)的意思:趁别人不注意或者有利的时机,迅速行动并取得利益。
除书(chú shū)的意思:除去书籍或知识,指不读书或没有学问。
吹律(chuī lǜ)的意思:指胡乱说话、说谎或夸大事实。
凤池(fèng chí)的意思:指人才辈出,杰出人物聚集之处。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弄月(nòng yuè)的意思:指虚度光阴,白费心机,比喻做无用功或白白忙活。
滂沱(pāng tuó)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非常大、非常多。
下客(xià kè)的意思:指乘客在车辆或船只上到达目的地后下车或下船。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相差(xiāng chà)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差距或差异。
迎风(yíng fēng)的意思:顺风而行,迎着风向前进。
月相(yuè xiàng)的意思:指月亮的形状和亮度,也比喻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芸阁(yún gé)的意思:指文学才华出众的人或文学作品优秀的地方。
直宿(zhí sù)的意思:直接居住、直接居住的地方。
竹迷(zhú mí)的意思:形容对竹子情有独钟,痴迷于竹子。
- 注释
- 竹迷:竹林深处。
谁定知:谁能确切知道。
趁取:趁着。
滂沱:大雨。
凤池:朝廷中枢。
吹律处:音乐殿堂。
斸:挖掘,引申为种植。
芸阁:藏书阁。
迎风:迎着晨风。
弄月:月下悠然。
相差:稍有不同。
直宿:常规作息。
籍咸:隐居者。
林下客:山林隐士。
除书:官府文书。
- 翻译
- 竹林幽深,谁能确切知晓迷途与否,趁着初降的大雨赶紧种植。
种在朝廷中枢之地,如同音乐殿堂,也似藏书阁旁,利用剩余的墨色。
迎着晨风早归,月下悠然,与常规作息稍有不同。
他们可能会惊讶,我这个隐居之人,面对美景却只顾赏心,不饮酒作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诗人以竹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刘贡父在西掖(朝廷禁苑)种植竹子的赞赏和对竹子品格的赞美。首句“竹迷谁定知迷否”暗示竹林幽深,引人入胜,不知其究竟何为迷或不迷。接着,“趁取滂沱好雨初”描绘了竹子在雨后生机勃勃的景象,寓意着竹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栽向凤池吹律处”中的“凤池”指皇宫,意指竹子被种植在显赫之地,暗示了刘贡父的地位。而“斸从芸阁杀青馀”则将竹子与书籍文化联系起来,暗示竹简制作,寓意学问之气。“迎风一啸朝回早,弄月相差直宿疏”描绘竹子在风中挺立,月光下婆娑的姿态,表现其坚韧与高洁。
最后两句“应怪籍咸林下客,相看不饮作除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认为他在忙碌的政务之余,还能保持竹子般的清雅,不饮酒而专心于公务,显示出高尚的品行。整首诗通过竹子寓言,赞扬了刘贡父的德行和才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庚申季冬立春日还乡公晔置酒孟园从容道旧有诗次韵
孟园花色璨琼瑰,倦客随春此地回。
静院茶瓯浮积雪,深堂香鸭乱真梅。
得闲苦厌纷纭事,畏病难禁潋滟杯。
但扫晴窗铺大字,更将老眼为君来。
见梅
云绕前冈水绕村,忽惊空谷有佳人。
天寒日暮吹香去,尽是冰霜不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