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雨宵即事》
《点绛唇.雨宵即事》全文
元 / 王恽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春雨空蒙晚来点缀闲庭景。一床灯影

润入琴丝冷。清夜沉沉,谁慰孤怀耿。云生鼎。

倚窗高咏。爱此春宵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沉沉(chén chén)的意思:非常沉重、深沉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春宵(chūn xiāo)的意思:春天的夜晚

灯影(dēng yǐng)的意思:指灯光映照下的影子,比喻短暂的存在或虚幻的事物。

点缀(diǎn zhuì)的意思: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高咏(gāo yǒng)的意思:指能够用优美的词句来赞美、歌颂某人或某事物。

孤怀(gū huái)的意思:形容内心孤独寂寞,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空蒙(kōng méng)的意思:形容言语空洞,毫无实质内容。

琴丝(qín sī)的意思:指琴弦,比喻感情纤细、柔软。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闲庭(xián tíng)的意思:指心情宁静,无事可做,没有烦恼和压力。

一床(yī chuáng)的意思:指一床被子,用来形容人的寿命或者一生的事业。

夜沉沉(yè chén chén)的意思:形容夜晚非常黑暗,没有一丝光亮。

鉴赏

这首元代王恽的《点绛唇·雨宵即事》描绘了一幅春雨之夜的静谧画面。"春雨空蒙"四字,形象地写出雨丝轻柔而弥漫的景象,为夜晚增添了一份朦胧的诗意。"晚来点缀闲庭景",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庭院在黄昏时分的宁静与雅致,仿佛是春雨为庭院的景色增添了几分闲适之美。

"一床灯影",通过室内的一盏灯光,映照出窗外雨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润入琴丝冷",将春雨的触感巧妙地融入到琴弦上,暗示着雨夜的清凉和音乐的静谧。

进入深夜,"清夜沉沉",诗人感到孤独,"谁慰孤怀耿"表达了内心的孤寂和渴望慰藉的情感。"云生鼎"可能是炉火上的云雾,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思绪翻腾。最后,他倚窗高咏,享受这春宵的漫长,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爱和对孤独的暂时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之夜的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而富有意境,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在静夜中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孤独的自我安慰。

作者介绍

王恽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望辽阳

紫塞高峰积雪明,黄沙古迹细烟横。

身从北地三都尉,目断秦人万里城。

渡处水横朝洗马,望边月黑夜翻营。

辽阳只在云山外,更入东风几日程。

(0)

江上

山峰如马浪如龙,巴雪消时春气浓。

万里顺流东到海,石头城下合朝宗。

(0)

游宝峰庵和僧穆庵韵

乱山窝里缚禅庵,路转东溪渐向南。

林鸟每留閒客住,野猿时对老僧谈。

庖分夜雨岩前溜,阁贮秋云坞内岚。

谁把新诗题瘦竹,一枝摇动翠?毵。

(0)

石龙棠阴道中迟刘淑斋不至

倚风情脉脉,回首帽欹欹。

归马夜行疾,远人春到迟。

林深云气重,山静鸟声悲。

万里天南客,谁欤是故知。

(0)

惠墨歌

刘侯赠我龙剂墨,广踰一寸脩减尺。

豹囊初解麝蜚香,麋胶已漫瑿炫色。

庭圭骨朽内府空,欲购空悬万金直。

此非庭圭亦自奇,炯炯涎涎堪爱惜。

中间复有小隶文,却将余字先题刻。

钟离合在瓮中书,王叵偶登江上石。

我方蠖屈守蓬蒿,侯正骞腾走南北。

浮云万事果何如,恰恰遭逢董溪侧。

问侯此墨何从来,更为徘徊一追忆。

昔年奉使湘潭中,偶听松间杵声急。

青女三五捣玄霜,满握芳馨喜分得。

太平天下忽干戈,珍佩奚囊忍抛掷。

几番回首望湖南,大半苍生死锋镝。

千里无人风雨秋,旧日潭州今瓦砾。

墨工寻亦散如烟,似此松煤更难觅。

我闻侯言长太息,再拜持归重双璧。

曈曈初日下帘栊,谡谡凉风吹几席。

正襟端坐兴如泉,旋取蟾蜍泻馀沥。

云浮铁砚紫光寒,字学银钩漆浆滴。

墨虽可尽心无穷,愧乏琼琚报侯德。

愿侯北上扶飞龙,愿侯西征除毒螫。

谫材不比陈寿徒,定当作传昭殊绩。

挥毫沈墨细研磨,虿尾蝇头书一册。

(0)

春草杂言五首·其一

驱车陟太行,中道车轮折。

挽舟溯河流,中流绠縻绝。

前途郁漫漫,徬徨欲还归。

积雪被长坂,洪涛荡寒晖。

胡不戒未然,阃中慎所之。

徒怀百年志,自贻千里悲。

借令无颠踬,岂念出门非。

且将诟徒御,赢粮一何迟。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