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垂杨(chuí yáng)的意思:指柳树垂下的枝叶。比喻形态柔美、姿态优雅。
低云(dī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中云层低垂、不高的样子。
独啸(dú xiào)的意思:独自高歌或独自欢呼。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花钗(huā chāi)的意思:指女子戴在头发上的装饰品,也比喻女子的美貌。
黄鹂(huá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
锦帆(jǐn f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光明的前景。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旅思(lǚ sī)的意思:指在旅途中思念家乡、亲人或朋友的情感。
落红(luò hóng)的意思:指花朵凋谢或红色的东西脱落。
门对(mén duì)的意思:指两扇门相对而立,形容两个相对的事物或人在位置上完全对称。
凄恻(qī cè)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哀怨深沉。
认得(rèn de)的意思:识别、辨认、了解
人道(rén dào)的意思:人道指的是人性的道德准则,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类的关怀和关爱。
太湖(tài hú)的意思:形容事物巨大、广泛、广阔。
添注(tiān zhù)的意思:增加注解或文字,使其更加完善或详细。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无力(wú lì)的意思:没有力量,力量不足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沾臆(zhān yì)的意思:指接触到某种风气、思想、品性等,会受到其影响。
正当(zhèng dāng)的意思:合乎道义、符合法律、符合规定的。
- 鉴赏
这首《万年枝·吴门春思》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吴门(即苏州)的哀婉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个人的愁绪。
开篇“昔日高台”,以“高台”为引子,暗示曾经的繁华与辉煌,然而“恨听歌未了,已见荆棘”,昔日的欢声笑语已成过眼云烟,取而代之的是荒凉与衰败。“野堑低云,人道锦帆遗迹”,通过描绘残破的遗迹,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变迁的残酷。接下来,“实袜花钗土蚀,记笑倚、东窗无力”,将目光聚焦于更细微之处,通过“土蚀”的细节,展现了时间的侵蚀,以及曾经的欢愉如今只能化为回忆。“而今安在,乱峰荒寺,古碑谁识”,一句“乱峰荒寺”更是将画面推向了极致的荒凉,古碑无人识,仿佛连历史的记忆也逐渐模糊。
“天涯寒食”,点出时节,寒食节本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但在词人的笔下,却充满了孤独与哀愁。“正当那、落红万点,旅思凄恻”,落花满地,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也是词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远离家乡、孤身在外的旅人之思。“门对垂杨,住久黄鹂认得”,通过“黄鹂”的反复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熟悉,黄鹂似乎成为了见证者,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迁。“愁泪不须沾臆,恐添注、太湖深黑”,词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愁苦的情绪难以自抑,担心自己的泪水会加深太湖的黑暗,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重与无助。“醉时独啸,苍波东逝,斜阳西匿”,最后三句,词人试图在酒醉中寻求解脱,但面对东流的江水和西沉的夕阳,所有的努力都显得徒劳无功,最终只能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词通过对历史遗迹、自然景色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沈谦对于过往繁华与当前衰败的深刻反思,以及在时间面前人类渺小与无力的感慨。词中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忧思,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沈谦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万年欢
雅出群芳。占春前信息,腊后风光。
野岸邮亭,繁似万点轻霜。
清浅溪流倒影,更黯淡、月色笼香。
浑疑是、姑射冰姿,寿阳粉面初妆。
多情对景易感,况淮天庾岭,迢递相望。
愁听龙吟凄绝,画角悲凉。
念昔因谁醉赏,向此际、空恼危肠。
终须待结实,恁时佳味堪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