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戚畹奉诏礼补陀还姜宗伯传册徵诗赋赓二绝·其一》
《田戚畹奉诏礼补陀还姜宗伯传册徵诗赋赓二绝·其一》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扬(bù yáng)的意思:不表扬、不夸奖、不吹捧

潮音(cháo yīn)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如流水潺潺,如潮水涌动。

的是(de shì)的意思:表示肯定、确定。

端的(duān dì)的意思:真正的,确实的,真实可信的

纷披(fēn pī)的意思:形容许多人或事物同时出现,纷纷批评或指责。

佛日(fó rì)的意思:指佛的日子,也指佛教徒的节日。

辉如(huī rú)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光辉灿烂。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妙鬘(miào má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貌出众,容貌绝丽。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圣君(shèng jūn)的意思:指君主具备圣明的品质,能够以德治国,使民众得到福祉。

扬波(yáng bō)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波浪高涨,也比喻声势浩大,影响广泛。

玉节(yù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海不扬波(hǎi bù yáng bō)的意思:形容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鉴赏

这首诗以佛教元素入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宗教信仰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首句“玉节纷披妙鬘云”描绘了如玉般华贵的仪仗在云雾中飘逸前行的景象,仿佛是佛祖的神迹降临人间,用“纷披”和“妙鬘云”这两个词,既展现了仪仗的壮观,又赋予了云雾以神秘的色彩,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次句“潮音端的是声闻”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宗教意象,将潮水的声音比喻为佛门弟子的诵经之声,暗示着佛法的传播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这里的“声闻”指的是佛教中的初果圣者,他们能听闻到佛法的真谛,此处借指潮水的声音,寓意着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后两句“可知佛日辉如此,海不扬波为圣君”则是对前两句的升华和总结。通过“佛日辉”这一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佛法光辉的赞美,同时也暗喻了君主的道德和智慧如同佛光普照,能够引领国家和社会走向和谐与繁荣。最后一句“海不扬波为圣君”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强调了圣明君主对于国家稳定和人民安宁的重要性,犹如大海平静,象征着社会秩序的稳固和民众生活的安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理想君主和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使风

潮势风生两岸平,船船催著挂帆行。

便须饱饭看书坐,坐近船头听水声。

(0)

题五龙图歌

至阳之精善神化,倏忽云雷动惊诧。

波涛汹涌万里奔,变态百状云为驾。

九五其位居至尊,尚书贤伟宜攀鳞。

苍生正资作霖泽,拂拭此图裨圣仁。

(0)

儗鞠歌

鞠歌奚儗兮,感斯道之莫信。

情郁悒兮无语兮独黯黯。

焉慨将兮自珍,乘骐骥兮灵氛。

驽骀竭蹶兮,惟敬修以书绅。

托空言以述古兮,或庶几乎芳泽。

肥遁为心兮,乃循循其以明德。

轶驾兮轼曷凭,数千百载兮邈乎靡胜。

道岂实萎兮,则予孰得缵绪末馨。

(0)

甲寅腊月十日自石龙赴广州会城途中纪行·其二

雨歇北风生晓寒,湍流初急进船难。

路从螺蚌湾头过,羡杀轻鸥卧石滩。

(0)

棣华亭为泰和萧鹏举赋·其三

深深亭院雁来初,华萼联辉锦不如。

见说玉皇新下令,清霜不许到前除。

(0)

相山偶作

青山四绕出无门,半日从容坐竹根。

目送溪流入东海,心随秋日照中原。

石头绕路如人立,藤蔓和云落地繁。

便合买牛耕谷口,人间何处是桃源。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