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扬(bù yáng)的意思:不表扬、不夸奖、不吹捧
潮音(cháo yīn)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如流水潺潺,如潮水涌动。
的是(de shì)的意思:表示肯定、确定。
端的(duān dì)的意思:真正的,确实的,真实可信的
纷披(fēn pī)的意思:形容许多人或事物同时出现,纷纷批评或指责。
佛日(fó rì)的意思:指佛的日子,也指佛教徒的节日。
辉如(huī rú)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光辉灿烂。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妙鬘(miào má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貌出众,容貌绝丽。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圣君(shèng jūn)的意思:指君主具备圣明的品质,能够以德治国,使民众得到福祉。
扬波(yáng bō)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波浪高涨,也比喻声势浩大,影响广泛。
玉节(yù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海不扬波(hǎi bù yáng bō)的意思:形容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 鉴赏
这首诗以佛教元素入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宗教信仰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首句“玉节纷披妙鬘云”描绘了如玉般华贵的仪仗在云雾中飘逸前行的景象,仿佛是佛祖的神迹降临人间,用“纷披”和“妙鬘云”这两个词,既展现了仪仗的壮观,又赋予了云雾以神秘的色彩,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次句“潮音端的是声闻”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宗教意象,将潮水的声音比喻为佛门弟子的诵经之声,暗示着佛法的传播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这里的“声闻”指的是佛教中的初果圣者,他们能听闻到佛法的真谛,此处借指潮水的声音,寓意着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后两句“可知佛日辉如此,海不扬波为圣君”则是对前两句的升华和总结。通过“佛日辉”这一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佛法光辉的赞美,同时也暗喻了君主的道德和智慧如同佛光普照,能够引领国家和社会走向和谐与繁荣。最后一句“海不扬波为圣君”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强调了圣明君主对于国家稳定和人民安宁的重要性,犹如大海平静,象征着社会秩序的稳固和民众生活的安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理想君主和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儗鞠歌
鞠歌奚儗兮,感斯道之莫信。
情郁悒兮无语兮独黯黯。
焉慨将兮自珍,乘骐骥兮灵氛。
驽骀竭蹶兮,惟敬修以书绅。
托空言以述古兮,或庶几乎芳泽。
肥遁为心兮,乃循循其以明德。
轶驾兮轼曷凭,数千百载兮邈乎靡胜。
道岂实萎兮,则予孰得缵绪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