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镰声相呼,十百南亩穫。
虽云粒米多,未办了升龠。
百为(bǎi wéi)的意思:指百分之百、全部。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
大室(dà shì)的意思:指宽敞明亮的大房间或大厅。
敢不(gǎn bù)的意思:用于表示对某种行为或决策的肯定和赞同。
姑宽(gū kuān)的意思:姑宽指对待问题或事物持宽容、宽大的态度。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乐岁(lè suì)的意思:愉快地迎接新年,表示喜庆、快乐的心情。
民瘼(mín mò)的意思:指民众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目前(mù qián)的意思:指现在、当前的时刻或状态。
南亩(nán mǔ)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农作物的田地。
雀跃(què yuè)的意思: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尚尔(shàng ěr)的意思:尚美德,崇尚高尚的品质。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辛勤(xīn qín)的意思:用于形容勤奋努力工作的状态或态度。
幼稚(yòu zhì)的意思:幼稚指的是儿童时期的天真、稚气,也可以指成年人思想、行为不成熟。
云粒(yún lì)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的东西,比喻极其微小的事物。
卒岁(zú suì)的意思:年底,年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劳动的生动画面,通过对农事的细腻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业生产的关切和对百姓安宁生活的祝愿。
"腰镰声相呼,十百南亩穫。" 这两句描写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声音,如同一种节奏,传递出他们辛勤工作的情景,同时也显示了田地广阔和农业生产的繁荣。
"妇持黍浆馈,幼稚走雀跃。" 这里展现了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农活的温馨场面,妇女带着小孩子在田间忙碌,小孩甚至开始模仿大人们的动作,这种画面体现了农业生产中家族合作的氛围。
"辛勤既百为,幸此岁不恶。王租敢不供,大室趣逋约。" 这几句表达了农民对劳作成果的满足和对皇家的纳税义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期待好的收成来换取安稳生活的心愿。
"虽云粒米多,未办了升龠。姑宽目前饥,讵有卒岁乐。" 这部分则是诗人对当前粮食充足但未来不确定的担忧,以及对于过往年份丰收带来的快乐回忆的表达。
"乐岁尚尔为,一歉更何托。书生独多忧,何以救民瘼。"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作为一个读书人,对于当前社会问题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如何拯救饱受困扰百姓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农事的描写和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农业社会的关怀以及对于民生疾苦的忧虑。
平生无一女,谁复叹耳耳。
滞留生此儿,足慰周南史。
那知非真实,造物聊戏尔。
烦恼初无根,恩爱为种子。
烦公为假说,反复相指似。
欲除苦海浪,先干爱河水。
弃置一寸鳞,悠然笑侯喜。
为公写余习,瓶罍一时耻。
闻公少已悟,拄杖久倚床。
笑我老而痴,负鼓欲求亡。
庶几东门子,柱史安敢望。
嗜毒戏猛兽,虑患先不详。
囊破蛇已走,尚未省啮伤。
妙哉两篇诗,洗我千结肠。
黠蚕不作茧,未老辄自僵。
永谢汤火厄,泠然超无方。
余旧作《凤咮石砚铭》,其略云:苏子一见名凤咮,坐令龙尾羞牛后。
已而求砚于歙,歙人云:子自有凤咮,何以此为?
盖不能平也。
奉议郎方君彦德,有龙尾大砚奇甚,谓余若能作诗少解前语者,当奉饷,乃作此诗。
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钟王砚不知。
锦茵玉匣俱尘垢,捣练支床亦何有。
况瞋苏子凤咮铭,戏语相嘲作牛后。
碧天照水风吹云,明窗大几清无尘。
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
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
愿従苏子老东坡,仁者不用生分别。
《龙尾砚歌(并引)》【宋·苏轼】余旧作《凤咮石砚铭》,其略云:苏子一见名凤咮,坐令龙尾羞牛后。已而求砚于歙,歙人云:子自有凤咮,何以此为?盖不能平也。奉议郎方君彦德,有龙尾大砚奇甚,谓余若能作诗少解前语者,当奉饷,乃作此诗。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钟王砚不知。锦茵玉匣俱尘垢,捣练支床亦何有。况瞋苏子凤咮铭,戏语相嘲作牛后。碧天照水风吹云,明窗大几清无尘。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愿従苏子老东坡,仁者不用生分别。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467c68e6e0d868821.html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轼忝冒时,尚有富彦国、张安道、钱子飞、吴长文、夏公酉、陈令举、钱醇老、王中父并轼与家弟辙,九人存焉。
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诗吊之,则子飞、长文、令举殁矣。
又八年,轼自黄州量移汝海,与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相持而泣,则十五人者独三人存耳,盖安道及轼与家弟而已,呜呼悲夫。
乃复次前韵,以遗沇之,时沇之亦以罪谪,家于钱塘云。
生刍不独比前人,束藁端能废谢鲲。
子达想无身后念,吾衰不复梦中论。
已知毅豹为均死,未识荆凡定孰存。
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
《王中父哀词(并叙)》【宋·苏轼】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轼忝冒时,尚有富彦国、张安道、钱子飞、吴长文、夏公酉、陈令举、钱醇老、王中父并轼与家弟辙,九人存焉。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诗吊之,则子飞、长文、令举殁矣。又八年,轼自黄州量移汝海,与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相持而泣,则十五人者独三人存耳,盖安道及轼与家弟而已,呜呼悲夫。乃复次前韵,以遗沇之,时沇之亦以罪谪,家于钱塘云。生刍不独比前人,束藁端能废谢鲲。子达想无身后念,吾衰不复梦中论。已知毅豹为均死,未识荆凡定孰存。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7267c68e6e0dc50157.html
乐全先生梦人以诗三篇示之,字皆旁行而不可识。
傍有人道衣古貌,为读其中一篇云:人事且常在,留质悟圆间。
凡四句,觉而忘其二,以告其客苏轼。
轼以私意广之云。
圆间有物物间空,岂有圆空入井中。
不信天形真个样,故应眼力自先穷。
连环已解如神手,万窍犹号未济风。
稽首问公公大笑,本来谁碍更求通。
世多以墨画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也。
汴人尹白能之,为赋一首。
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
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
缥缈形才具,扶疏态自完。
莲风尽倾倒,杏雨半披残。
独有狂居士,求为黑牡丹。
兼书平子赋,归向雪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