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友人见寄三首·其二》
《和友人见寄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俗驾难回固有因,勒移终愧北山人。

不辞冒雨投归步,始信忘形要津

一笑未容披软语十分先觉新春

定应偏契王郎便,消得从来卜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卜邻(bǔ lín)的意思:预测邻居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固有(gù yǒu)的意思:指某种特征或属性在事物中自始至终不变的,与其本质相一致的。

冒雨(mào yǔ)的意思:冒着雨水

软语(ruǎn yǔ)的意思:指温柔、委婉的语言表达方式。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十分(shí fēn)的意思:非常、非常地

俗驾(sú jià)的意思:指平常人所乘坐的马车,比喻平庸、普通的人或事物。

投归(tóu guī)的意思:指投奔、归顺、归附。

忘形(wà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因为兴奋或激动而失去理智、忘记自己的行为举止。

先觉(xiān jué)的意思:预感,预知事物将要发生的迹象。

消得(xiāo de)的意思:指消除、解决问题或难题。

新春(xīn chūn)的意思:新春指的是新年的春季,也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要津(yào jīn)的意思:要津是指军事上重要的地区或要害地段,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之处。

有因(yǒu yīn)的意思:有原因、有缘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和友人见寄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俗驾难回固有因,勒移终愧北山人”,诗人以“俗驾”自谦,表示自己难以摆脱世俗的束缚,而“北山人”则象征着高洁的隐士,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如愿的遗憾。

颔联“不辞冒雨投归步,始信忘形是要津”,诗人不畏风雨,坚持拜访友人,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也暗示了在友情中忘记自我、真诚相待的重要性。这里“要津”一词,既指渡口,也比喻关键之处,强调了友情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性。

颈联“一笑未容披软语,十分先觉报新春”,诗人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氛围。一个“笑”字,传递出内心的喜悦;“未容披软语”则说明了交谈的自然流畅,没有刻意的修饰,体现了真挚的情感交流。同时,“十分先觉报新春”不仅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也寓意着友情如同春天般温暖、充满生机。

尾联“定应偏契王郎便,消得从来愿卜邻”,诗人表达了希望与友人更加亲近的愿望,期待能够像王勃那样,与好友结为终身邻居,共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里的“王郎”可能是指王勃或其他历史上的文人雅士,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理想友情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以及在友情中追求真我、忘却尘世烦恼的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睡起二首·其一

睡起伥伥扇懒摇,枕痕著面未全消。

山丹石竹俱零落,孤蝶飞来伴寂寥。

(0)

道室杂咏六首·其四

万法元须一理通,长生极治本同功。

广成千岁无它术,祇在唐虞二典中。

(0)

湖上晚望

闲人无处破除闲,待得渔舟一一还。

峰顶夕阳烟际水,分明六幅巨然山。

(0)

曾仲躬见过适遇予出留小诗而去次韵二首·其二

数树山花草舍东,想公系马落残红。

那知老子耶溪上,正泛朝南暮北风。

(0)

读史四首·其二

王侯到底是虚名,何物能为我重轻。

徒步出关胡不可,向来常笑弃繻生。

(0)

莆阳饷荔子

江驿山程日夜驰,筠笼初拆露犹滋。

星毬皱玉虽奇品,终忆戎州绿荔枝。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