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忧令志结,怵愓常若惊。
心肠未相好,谁云亮我情。
哀鸣(āi m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悲伤凄凉,像是在哭泣般的呼喊。
长生(cháng shēng)的意思:长期生存,永远存在。
户牖(hù yǒu)的意思:指房屋的门窗。也用来比喻人的眼睛。
蝼蛄(lóu gū)的意思:指小人物、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芝(sān zhī)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品质得体、美好。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西倾(xī qīng)的意思:指向西方倾斜,形容事物向着西方发展或倾向。
相好(xiāng hǎo)的意思:指彼此感情深厚、相互关心、亲密无间的朋友或亲人。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殷忧(yīn yōu)的意思:极度忧虑,非常担心
瀛洲(yíng zhōu)的意思:指美丽的岛屿或地方。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朱华(zhū huá)的意思:指华丽、美丽的外表或装饰。
这首诗是阮籍《咏怀》组诗中的第三十五首,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思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首句“殷忧令志结”,开篇即点明内心的沉重忧虑,使得意志凝结,难以舒展。接着“怵愓常若惊”描绘出一种持续的警觉和不安,仿佛时刻处于惊惧之中。这种状态贯穿始终,没有片刻的安宁。
“逍遥未终晏,朱华忽西倾”两句,通过对比逍遥与现实的落差,以及朱花(象征生命力)的突然凋零,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以及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蟋蟀在户牖,蝼蛄鸣中庭”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昆虫的鸣叫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这不仅是自然界的轮回,也是个体生命走向衰败的写照。
“心肠未相好,谁云亮我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困惑,即使在情感上未能找到共鸣,也渴望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心情。这里流露出对人与人之间真正情感交流的渴望。
“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一句,诗人以鸟自喻,希望能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即便是在遥远的地方,也能发出一声哀鸣,表达内心的悲痛与无奈。这既是对自由的向往,也是对生命短暂、痛苦的感慨。
最后,“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引用神话传说中的仙草和仙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的渴望。然而,这种追求是否能够实现,又是否值得,成为了诗中留给读者深思的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阮籍对生命、自由、孤独、绝望与希望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特有的哲学与美学追求。
杏花村馆酒旗风。
水溶溶。
扬残红。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
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
粉香融。
淡眉峰。
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枫落河梁野水秋。
淡烟衰草接郊丘。
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
钿筝歌扇等闲休。
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