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巳之明日登锡山顶一首》
《上巳之明日登锡山顶一首》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閒上东峰望五湖旧时亭榭荒芜

山中石刻曾传汉,水上䲭夷独吊吴。

南涧袈裟僧迓客,西岩尊榼仆争途

五年再起登高兴,问道山花识我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道山(dào shān)的意思:指人们的道德修养高尚,品德正直,行为端正,具备崇高的道德风范。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高兴(gāo xìng)的意思:指心情愉快、喜悦的状态。

荒芜(huāng wú)的意思:指土地荒废、草木不生,形容景象凄凉、荒凉。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旧时(jiù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逝去。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石刻(shí kè)的意思:石刻是指在石头上雕刻出的艺术作品或文字。

水上(shuǐ shàng)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亭榭(tíng xiè)的意思:亭榭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建筑物或景观的美丽、精致和优雅。

问道(wèn dào)的意思:指探求真理、追求道德、智慧的行为。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再起(zài qǐ)的意思:重新崛起、再次兴起

争途(zhēng tú)的意思:指多人争夺同一目标或利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宝在明朝时期的一次登山之旅,通过对锡山顶上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首联“閒上东峰望五湖,旧时亭榭半荒芜”,开篇即以“閒”字点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他独自登上东峰,远眺五湖之景,却发现往日的亭台楼阁已大半荒废,透露出一种历史变迁的沧桑感。

颔联“山中石刻曾传汉,水上䲭夷独吊吴”,进一步将目光转向山中与水边,山中的石刻见证了汉代的辉煌,而水面上的䲭夷(古代的一种船)则让人想起三国时期的吴国,通过这些历史遗迹,诗人表达了对过往时代的怀念与感慨。

颈联“南涧袈裟僧迓客,西岩尊榼仆争途”,转而描写山间的情景,南涧边的僧人身着袈裟迎接客人,西岩下的仆人们忙碌于道路之上,这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展现了山林之中的人情味。

尾联“五年再起登高兴,问道山花识我无”,诗人回顾过去五年,再次踏上登山之路,心中充满了喜悦,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山花是否能认出他这个常客?这一问既是对自然界的拟人化表达,也暗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自我身份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十九日回涂与郑一矫首不能去·其一

丛祠寒霭舞神鸦,归路禾场日未斜。

回望幽人在深隐,山明红叶水明沙。

(0)

次韵周次公·其二

自觉颓然已白头,尘尘何地不周流。

从渠胶扰蜗牛角,连雨清寒正麦秋。

(0)

昌甫以诗送香任尚书任和答且辱见及次韵昌甫不必寄尚书也·其二

交情到老终难已,此味平生毕竟浓。

远近行藏两相望,湖山应自白云封。

(0)

次韵缪教授·其二

若无交友可忘年,馈岁何由得酒泉。

不是骚人太多事,定无家酿与吟篇。

(0)

十二日灌园·其一

桑荫未移山照晚,曲塘横岸小轩窗。

不知秋思今多少,岩桂芙蓉开酒缸。

(0)

杂兴·其二

书帙侵窗竹数竿,晚留晴影上青攒。

不禁滴尽潇潇叶,时拂疏风雨未乾。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