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乱(biàn luàn)的意思:指事物变动混乱,秩序紊乱。
参错(cēn cuò)的意思:形容思维混乱,说话行事不合逻辑。
赤白(chì bái)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明显、明白无误。
池凤(chí fèng)的意思:比喻人才横溢,能力出众。
大夏(dà xià)的意思:指夏天炎热的季节。
度曲(dù qǔ)的意思:指善于处理曲折复杂的事情,能够圆满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
纷泊(fēn bó)的意思:形容繁忙拥挤,人群纷纷聚集在一起的景象。
凤声(fèng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婉转悦耳,优美动听。
凤巢(fèng cháo)的意思:凤巢指的是凤凰筑巢的地方,比喻人才聚集的地方或者有才华的人聚集的地方。
妇学(fù xué)的意思:指妇女的学问、知识和修养。
干羽(gàn yǔ)的意思:指人们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批评。
革心(gé xīn)的意思:指改革思想,振奋心志,勇于创新。
汉祖(hàn z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始祖,也指自己的祖先。
号天(hào tiān)的意思:号天意为叫嚣天地,声势浩大,指某人声音之大,气势之盛。形容某人豪情万丈,声势浩大。
胡骑(hú jì)的意思:指北方民族的骑兵,也泛指骑兵。
胡乐(hú lè)的意思:指胡闹、狂欢的欢乐。
花名(huā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别号或外号。
黄帝(huáng dì)的意思: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君主,也泛指古代的帝王。
皇度(huáng dù)的意思:指皇帝的统治权力。
火凤(huǒ fè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异常出色,非常出众。
艰难(jiān nán)的意思:形容事情困难,不容易完成。
军旅(jūn lǚ)的意思:军队出征,战士奔赴战场的事情。
毛毳(máo cuì)的意思:形容毛发细密,光泽柔软。
弭伏(mǐ fú)的意思:平息、缓和。
庙见(miào jiàn)的意思:指只在庙里能够见到,表示非常罕见或稀有。
明皇(míng huáng)的意思:明皇指的是明朝的皇帝,也可以用来形容明亮而威严的君主。
霓裳(ní cháng)的意思:形容美丽华丽的衣裳。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清角(qīng jiǎo)的意思:指清除角落,比喻彻底清除隐患、消除隐患。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无作(wú zuò)的意思:没有行动或没有作为。
咸洛(xián luò)的意思:形容言辞浮夸、夸大其词。
咸池(xián chí)的意思:指水中含有盐分,比喻聚集了许多人才或事物的地方。
相参(xiāng cān)的意思: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萧索(xiāo suǒ)的意思:形容寂寞冷落、凄凉无人的景象。
腥膻(xīng shān)的意思:形容气味刺鼻、令人不快。
熊罴(xióng pí)的意思:指勇猛、威猛的样子,也指勇猛的武力。
玄鹤(xuán hè)的意思:指高尚、优美的文风或诗词。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德行高尚,品质优美。
玄功(xuán gōng)的意思:指深奥高深的功夫、技艺。
雅弄(yǎ nòng)的意思:指高雅的游戏娱乐或精巧的玩弄。
烟尘(yān chén)的意思:指烟雾和尘土,也比喻战争、纷争等带来的烟尘扰乱的景象。
咽绝(yān jué)的意思:形容悲痛到极点,无法发声。
夷音(yí yīn)的意思:指外地方言或外族的语音、口音。
莺啭(yīng zhuàn)的意思:形容鸟儿歌唱的声音悦耳动听。
羽衣(yǔ yī)的意思:指仙人披着的羽衣,比喻高贵、神圣的衣服或身份。
云已(yún yǐ)的意思:形容事物已经结束或已经过去。
糟粕(zāo pò)的意思:指坏的东西或事物的残留部分,也指不好的东西。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宗庙(zōng miào)的意思:宗庙是指祭祀祖先的庙宇,也用来比喻祭祀祖先的场所。
春莺啭(chūn yīng zhuàn)的意思:春天的黄莺在枝头鸣唱。形容春天的景色美好,生机勃勃。
霓裳羽衣(ní cháng yǔ yī)的意思:形容华丽的服饰或装扮。
- 注释
-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清角:古代的一种乐曲,据说黄帝所作,能感化万物。
弭伏:平息,使驯服。
熊罴:指大型猛兽,象征力量。
玄鹤:黑色的鹤,象征祥瑞。
舜:古代圣王,以德治国。
干羽:干为盾,羽为羽毛装饰的舞具,象征和平。
苗革心:苗民革除旧习,归顺之心。
尧:古代圣王,传说中的太平盛世之主。
咸池:古代乐曲名,传说为尧时所作。
凤巢阁:凤凰筑巢的地方,比喻高尚的居所。
大夏:古代乐舞,相传为夏禹所作,表现其治水之功。
濩武:濩是商汤时的乐舞,武指周武王时的乐舞,皆象征武功。
玄功:深奥、神秘的功绩。
汉祖:即汉高祖刘邦。
秦王:指唐太宗李世民,其破阵乐描述了他的军事胜利。
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场所。
糟粕:比喻不重要的、残留的部分。
明皇: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唐代音乐文化繁荣的推动者。
宛转:声音悠扬动听。
侵淫:逐渐深入。
沈著:深入人心,此处指音乐的感染力。
赤白桃李:乐曲名,可能借花之艳丽比喻音乐之美。
霓裳羽衣:著名的唐代乐舞,象征仙乐。
雅弄:雅正的音乐。
变乱:变得混乱。
夷音:外族的音乐。
相参错:相互混合。
胡骑:胡人的骑兵。
烟尘:战争的象征。
毛毳:动物的毛皮。
腥膻:指胡人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异味。
咸洛:泛指中原地区,咸指咸阳,洛指洛阳。
胡妆:胡人的装扮风格。
伎进:艺人推广。
胡乐:胡人的音乐。
火凤:比喻美妙的音乐。
咽绝:声音低沉断续。
春莺:春天的黄莺,比喻美妙的歌声。
啭罢:歌唱完毕。
萧索:冷落,凄清。
竞纷泊:争相流行,纷繁杂乱。
- 翻译
- 我听说黄帝演奏清角之乐,使得猛兽伏地,黑鹤起舞。
舜手持干羽,感化苗民,尧则以咸池之乐,引来凤凰栖息于阁楼。
大夏、濩武等古乐都是象征功绩的,但即便功绩众多,仍有人惊讶于其内在的玄妙未能充分展现。
汉高祖刘邦路过沛县时也有欢庆之歌,秦王破阵乐也非无中生有。
这些乐曲在宗庙中展现了创制的艰辛,在军队中流传却只留下粗浅的部分。
唐明皇创作的曲子多有新颖之风,旋律婉转,逐渐深入人心,易于沉浸。
《赤白桃李》借花之名,《霓裳羽衣》则被誉为天降之音。
虽然雅正之乐已变得杂乱,但外族音乐尚未能与其混杂。
自从胡人骑兵带来烽烟尘土,毛皮的腥膻之气弥漫在长安洛阳。
女子效仿胡人装扮,艺伎引进胡音,追求胡人的音乐。
火凤之音沉闷,常带呜咽断续,春莺鸣唱后尽是凄凉空虚。
胡人的音乐、骑兵和装扮,这五十年来竞相流行,纷繁杂乱。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五·法曲》。诗中通过对古代圣君黄帝、舜、尧等人的音乐描述,以及汉祖刘邦过沛时的歌谣,秦王破阵的战功,展示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传承和变迁的深刻感悟。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古代圣君的治国之道与音乐相结合,如“黄帝鼓清角”、“舜持干羽苗革心”,表达了对古代理想政治文化的赞美。同时,通过“汉祖过沛亦有歌”和“秦王破阵非无作”,诗人指出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在军旅中的贡献,并通过音乐传唱这些英雄事迹。
然而,到了后世,“明皇度曲多新态,宛转侵淫易沉著”,音乐风格发生了变化,变得过于繁复和奢华。诗人批评这种变化,认为它们已经背离了古代的纯正与简约。此外,对于北方胡人的文化影响,如“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诗人也表达出了不满和怀念中原文化。
最后,“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诗人感慨于胡人文化对中原的影响已经持续了五十年,这种文化的交融带来了新的音乐风格,但也让传统的雅乐面临了挑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音乐的变迁,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关注,以及对外来文化影响的担忧。元稹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历史感,成功地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一段时光下人们生活的缩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