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索(àn suǒ)的意思:暗中请求帮助或指示。
伯乐(bó lè)的意思:指能识别人才的人。
层层(céng céng)的意思:逐层叠加,层层递进
城里(chéng lǐ)的意思:城市内部;城市中心
骊黄(lí huáng)的意思:形容颜色明亮夺目,光彩照人。
论文(lùn wén)的意思:
[释义]
(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构成]
偏正式:论(文
[例句]
撰写学术论文。(作宾语)磨砻(mó lóng)的意思:形容人勤奋努力,不怕辛苦。
秋烟(qiū yān)的意思:秋天的烟雾,比喻事物的变幻和无常。
史前(shǐ qián)的意思:指的是远古时代,人类历史上没有文字记载的时期。
水层(shuǐ céng)的意思:指水面上的一层层波纹,比喻事物的层次分明、有序。
宿问(sù wèn)的意思:长时间的询问或探访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庭论(tíng lùn)的意思:指在庭堂辩论中辩论双方都有理由,各自阐明自己的观点,以求得真理。
星宿(xīng xiù)的意思:指星星在夜空中的分布和排列。
于阗(yú tián)的意思:指远离故乡,生活在异地。
云从(yún cóng)的意思:指云彩从东方飘移到西方,形容事物变化迅速或转瞬即逝。
正正(zhèng zhèng)的意思:完全、正好、恰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考场的肃穆与文人雅集的氛围。首联“建陵城里锁秋烟,奎庭论文太史前”,以“建陵城”和“奎庭”点明地点,秋烟锁城,营造出一种深沉而静谧的环境,而“论文太史前”则暗示了文人聚首,探讨学问的场景。
颔联“暗索骊黄呈伯乐,浪寻星宿问张骞”,运用了两个典故。暗索骊黄,意指在众多人才中寻找杰出者,如同伯乐相马;浪寻星宿,比喻不切实际地寻求难以企及的卓越之才,如同张骞探索未知的星宿。这两句表达了对人才选拔的重视与对理想人才的渴望。
颈联“云从桂水层层浣,月出漓波正正悬”,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考场内外的宁静与庄严。桂水云层,象征着知识的深厚与广博;漓波月悬,则寓意着智慧的光辉与深远。这里不仅赞美了考场环境的清幽,也暗喻了考生们如繁星般闪耀的知识与才华。
尾联“自愧磨砻非匠琢,敢将烧玉辨于阗”,诗人自谦自己并非技艺高超的工匠,却敢于鉴别珍贵的玉石。这里以“磨砻”、“匠琢”、“烧玉”、“辨于阗”等词汇,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主考官和同僚的尊敬与信任,希望他们能公正地选拔人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考场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才选拔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教育与人才选拔的重视,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谦虚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薄幸
眼波横秀。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悭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题王氏琴清堂
孤桐缺月风露秋,夜虫催织寒飕飗。
拂床文字翻叶叶,古心埋没从何求。
客来洗予筝笛耳,清圜琅然散百忧。
南窗无弦鼓愈淡,焦尾有桐弃不收。
卓哉奇士千载去,已矣奇弄万古休。
江左诸王孙子俦,琴清之堂遗风流。
飞泉爽籁十二操,铿锵浮玉鸣天球。
文王宣父次第作,此身还见大雅不。
收拾书囊杂钓具,伴君携琴隐林丘。
作诗一为写奇趣,此生此兴长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