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伐(běi fá)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对北方进行军事进攻,特指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反对北洋政府的军事行动。
不庭(bù tíng)的意思:指言辞过激,不适当,不得体。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回疆(huí jiāng)的意思:回到故乡、返回家乡
马人(mǎ rén)的意思:指马上的人,形容行动迅速,快马加鞭。
牧马(mù mǎ)的意思:指驱使马匹,比喻引导、管理或掌握人群。
颇牧(pō mù)的意思:指人有很高的才能,能够在某一领域内超群出众。
青海(qīng hǎi)的意思:指人或物的状态清新、纯洁,没有被外界所污染。
射雕(shè diāo)的意思:指用箭射击雕鸟,比喻英雄豪杰的勇猛和精准。
神功(shén gōng)的意思:指超凡脱俗的技艺或非凡的功绩。
盛事(shèng shì)的意思:盛大的事件或庆典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文翁(wén wēng)的意思:指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乌弋(wū yì)的意思:形容黑暗、昏暗。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 鉴赏
这首诗《秋兴八首(其七)》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诗中描绘了边疆稳固、国家强盛的景象,以及对外抵御侵略、对内推行教化的治国理念。
首句“回疆青海奠神功”,开篇即点明边疆稳固,青海作为战略要地,巩固了国家的安全,奠定了稳固的基业。接着,“万国衣冠拜宅中”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四方来朝的情景,展现了国家的威严和吸引力,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强大。
“乌弋不庭筹北伐,黄支受吏验东风”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国家对外的军事策略和治理措施。通过北伐和对黄支的管理,显示了国家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决心和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控制和治理。
“射雕虏遁蛮云黑,牧马人稀塞草红”描绘了一幅边疆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画面。射雕象征着对敌人的打击,虏遁表明敌人被驱逐,蛮云黑则暗示了边境的平静;牧马人稀、塞草红则展示了边疆的和平景象,人们在草原上自由地放牧,草色红艳,生机勃勃。
最后,“忍听遗民谈盛事,外攘颇牧内文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强盛的自豪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既要对外抵御侵略,也要注重内部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使国家长治久安。
整首诗以壮丽的边疆景象为背景,展现了国家的强盛与繁荣,以及内外兼修的治国理念,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春送人归岳阳
久食主人鱼,春来复旧居。
远无千里浪,轻有半船书。
过片晴云淡,消残暮雪虚。
岳阳多异境,搜思勿令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