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读中兴颂》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浯 溪 读 中 兴 颂 宋 /李 芾 羯 鼓 梨 园 迹 已 荒 ,斯 文 犹 在 日 星 光 。我 来 细 拂 青 苔 石 ,不 忆 三 郎 忆 漫 郎 。
- 注释
- 羯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梨园:唐代宫廷音乐机构,这里代指戏曲艺术。
迹已荒:遗迹已经荒废。
斯文:这里指文学艺术。
犹在:仍然存在。
日星:比喻永恒或光辉。
我来:我到这里来。
细拂:仔细擦拭。
青苔石:长满青苔的石头。
不忆:不想起。
三郎:可能指唐玄宗李隆基,因白居易有诗《长恨歌》提到他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忆漫郎:思念那位漫游的郎君,可能是泛指或暗指某位诗人。
- 翻译
- 羯鼓演奏的梨园旧址已经荒芜,昔日的文采犹如星光依然照耀。
我来到这里仔细擦拭着青苔覆盖的石头,心中想的不是三郎,而是那位漫游的郎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意境,开篇即以“羯鼓梨园迹已荒”表达出一种时光流逝、往事难寻的情怀。"羯鼓"和"梨园"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乐团,但在诗中它们已经成为过去,留下的只有遗迹。紧接着的“斯文犹在日星光”则是说尽管物质的东西可能会消逝,但精神文化的光辉依然照耀着现实。
接下来的“我来细拂青苔石,不忆三郎忆漫郎”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我来细拂青苔石"中,诗人似乎在用手轻抚那些被青苔覆盖的古老石头,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一种对过去的温柔触摸和缅怀。而“不忆三郎忆漫郎”则是说诗人自己并不刻意去回忆某些人或事,但这些记忆却如同随风而来的漫长歌谣,自然而然地在心头萦绕。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的一种复杂情感,以及他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