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初收雨,鸦声唁客劳。
捲帘双眼远,绕舍绿周遭。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间清幽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
首句“万壑初收雨”,开篇即以“万壑”展现山峦之广,雨后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初收雨”三字,既点明了时间背景,也暗示了环境的转变,从雨中转为晴朗,为后续的景物描写铺垫。
次句“鸦声唁客劳”,以鸦声起兴,似乎在为远方的客人送别,营造了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使鸦声富有情感色彩,增添了诗歌的意境。
“溪寒鱼队散,秋静鸟行高。”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溪水的寒凉,鱼儿因寒冷而四散游动,与上文的“收雨”相呼应。同时,秋日的宁静中,鸟儿高飞,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和谐与动态之美。
“碧嶂前兼后,青猿断更号。”碧绿的山峰前后相连,青色的猿猴在山间哀鸣,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山林的壮丽景色,还通过猿猴的叫声,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捲帘双眼远,绕舍绿周遭。”诗人卷起窗帘,远眺四周,眼中所见皆是绿色环绕,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陶醉之情。这里的“绿周遭”不仅指视觉上的绿色,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山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滇池三百里,倒浸明月光。
际此天宇廓,泯然秋夜长。
仙风吹我来,一苇乘虚杭。
沙边洲渚白,水面菰芦凉。
哀鹤叫其群,露下如清霜。
是时宵已半,河汉流未央。
潮生螳螂川,影动牂牁江。
神光眩金碧,俯见鱼龙藏。
寒波益浩荡,孤艇随低昂。
回帆面城郭,思彼汉武皇。
凿池教水战,遂辟西南疆。
当时万余里,两水遥相望。
相望不可见,古意愁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