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解泉应动,云寒雪更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树(bì shù)的意思:指翠绿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冰解(bīng jiě)的意思:指冰雪融化,解冻的意思。比喻事情得到解决,矛盾得到化解。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春归(chūn guī)的意思:春天回来了。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物如(wù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外表和本质完全一致。
瑶林(yáo lín)的意思:瑶林是指美丽的花园或林地,也可以用来比喻美好的环境或境地。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浴沂(yù yí)的意思:浴衣是一种夏季穿着的传统日本服装,主要用于家庭聚会、祭祀仪式和节日庆典等场合。
中知(zhōng zhī)的意思:指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真相有很深的了解和认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雪中漫步于蒙谷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
首句“冰解泉应动”,形象地描绘了冰雪融化,泉水开始流动的景象,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云寒雪更飞”一句,通过“云寒”这一反常现象,巧妙地表现了雪在春日阳光下加速飘落的动态美。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冬末春初特有的清新氛围。
“谷中知律变,林下觉春归”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季节转换的主题。山谷间能感受到自然律动的变化,树林之下则能察觉到春天的回归。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接下来,“风物如游蜀,衣冠似浴沂”两句,将眼前的景象与历史典故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这里借用“游蜀”和“浴沂”的典故,分别指代了四川的美丽风光和孔子带领弟子们在沂水边沐浴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瑶林与碧树,处处竞芳菲”一句,以瑶林碧树、竞相绽放的花朵为喻,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句话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繁荣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岁暮示李沧萍
骊成有碣石,乃沦东海傍。
惟彼原子思,学道病不行。
君平何寂寞,身世皆相忘。
读易管渡辽,避世王东墙。
邠卿委时命,伏生兴流亡。
持此不拔心,何问屯与康。
数子守高义,千秋能颉颃。
苕苕岁云暮,来日何堂堂。
李生文学儒,学成不还乡。
臣朔独苦饥,作赋追东方。
乱世不右文,万舞徒方将。
吾衰逝不顾,惜汝年犹强。
朱梅发绿苞,绝阴转新阳。
万物盖已除,生气中亦藏。
何意残贼人,天降独未央。
挽龙图待制徐良能墓
少日蜚声竦白袍,暮年策足上青霄。
功名略已追前辈,事业真堪托后凋。
谏草半焚烟寂寂,琐窗一梦夜寥寥。
古塘原上谁行路,只有哀笳引葬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