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佛新高映,浑疑富士分。
谁言青不老,头白对斜曛。
这首诗描绘了屯山积雪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山之上的独特风光。首句“极目屯峰上”,开篇即以广阔的视野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远的世界。接着,“经年玉屑纷”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积雪覆盖山峰的情景,仿佛是无数细小的玉石在空中飘洒,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纯净的氛围。
“天池龙起雨,松壑鹤披云”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将自然界的元素巧妙融合。天池中,龙腾起时引发雨水,松林间的鹤则在云雾中翱翔,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景色以生命与活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蕴含了深邃的哲理,暗示着自然界中的和谐共生与变化无常。
“彷佛新高映,浑疑富士分”则进一步深化了对雪山的描绘,通过对比和联想,将眼前的山峰与日本的富士山相提并论,表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高度。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激发了读者对于远方美景的向往。
最后,“谁言青不老,头白对斜曛”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尽管山色常青,但人却会老去,面对夕阳西下,诗人或许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自然的永恒。这一转折,使得整首诗从对自然美的赞叹转向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反思,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情感的丰富性。
综观全诗,王则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将屯山积雪的壮美与人生的哲思巧妙结合,展现出一幅既壮阔又富含哲理的画面,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