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题》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朵殿(duǒ diàn)的意思:形容建筑物宏伟壮丽,富丽堂皇。
放朝(fàng cháo)的意思:指皇帝放下朝政,不理朝事,也可指官员放任职责,不尽职尽责。
讲章(jiǎng zhāng)的意思:指说话有章法,有条理,语言流利。
金风(jīn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如黄金一般强大的风。
进讲(jìn jiǎng)的意思:指在学习、讲座、演讲等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发言。
经筵(jīng yán)的意思:指古代官府或学堂里举行的重要宴会或学术讲座。
儒臣(rú chén)的意思:指效忠儒家思想的臣子,也泛指忠诚的官员。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玉露(yù lù)的意思:指晶莹剔透的露水,比喻美好清新的事物。
-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弘历)在宫中听儒臣讲授经书的情景。首句“玉露金风朵殿隈”以“玉露”和“金风”象征秋季的清新与宁静,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朵殿隈”则暗示了皇宫内殿的幽静与尊贵。次句“儒臣奏进讲章来”,点明了儒臣向皇帝进呈讲章的情景,体现了儒家思想在皇室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放朝早下三声漏”描述了皇帝在听到讲章后,提前结束早朝的情景,显示出他对学问的重视和对儒臣的尊重。“却为经筵御论催”,则说明了皇帝不仅亲自参与学习,还催促经筵(即皇帝与大臣们共同研读经典的地方)的进程,体现了他勤于政事、好学不倦的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清朝宫廷内儒学教育的盛况以及乾隆皇帝对于学问的热爱和对国家治理的重视,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