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艾虎(ài hǔ)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出众的能力或特点。
白水(bái shuǐ)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杂质或添加物的纯净水,也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或人。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吊古(diào gǔ)的意思:吊古指的是怀念古人,对古人的崇敬之情。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江津(jiāng jīn)的意思:指江河交汇的地方,也可比喻事物相交的地方。
客身(kè shēn)的意思:指临时居住在他人家中。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榴花(liú huā)的意思:比喻美丽而短暂的事物。
蟠龙(pán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盘绕曲折,如龙蟠。
屈子(qū zǐ)的意思:指忍辱负重、屈辱奋发的人。
伤神(shāng shén)的意思:指事情繁杂、困扰人心,使人感到疲劳和焦虑。
他乡(tā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生活或工作。
天中(tiān zhōng)的意思:指在天空中,中央地带。
五丝(wǔ sī)的意思:指极细微的差别或区别。
役人(yì rén)的意思:指利用人的力量,使其为自己所用。
于役(yú yì)的意思:指被征募或被征召去从军或服役。
在望(zài wàng)的意思:指事物即将到来或即将实现。
卮酒(zhī jiǔ)的意思:指酒量很小,只能装在卮这种小酒器里的酒。形容酒量小或者酒量不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在舟中渡过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深沉的情感。
首联“榴花眼际照江津,兰浴天中净客身”以榴花和兰花为意象,渲染出端午时节特有的色彩与香气,仿佛置身于一片清新的自然之中,洗净了旅途的疲惫与尘世的烦忧。榴花的红艳与兰花的淡雅相映成趣,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心灵净化的象征。
颔联“白水蟠龙空在望,彩符艾虎不须陈”则转入对传统习俗的思考。白水中的龙形图案虽在眼前,却只能遥望而不可触及,彩符与艾虎作为端午的标志,虽是传统习俗的一部分,但诗人似乎在暗示这些形式上的仪式已不足以承载其深层的意义。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反思,以及对内在精神追求的向往。
颈联“五丝自续他乡命,万里谁怜于役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五丝线不仅是端午节的传统装饰,更是连接家乡与异乡的纽带,寄托着游子对家的思念与对命运的自我解读。而“万里谁怜于役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在外、劳碌奔波之人处境的同情与理解,揭示了端午节背后的人文关怀。
尾联“卮酒临风招屈子,孤舟吊古倍伤神”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借酒祭奠屈原,不仅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更是在借古喻今,表达自己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面对孤独的舟行,诗人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对屈原的怀念与敬仰,引发了对自身命运与时代责任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与个人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更有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