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秃施屋帻,茧角举于乡。
此画毋污人,手要濯沧浪。
对山一救我,仲默今则忘。
参随(cān suí)的意思:指跟随、追随、陪伴。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道观(dào guàn)的意思:道观是指道家修行的场所,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心境宁静、清净。
诋諆(dǐ qī)的意思:指说别人的坏话或诽谤别人。
堵墙(dǔ qiáng)的意思:指无法解决问题或难以突破困境,陷入僵局。
鼓旗(gǔ qí)的意思:指振奋士气,鼓舞人心。
国士(gu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颉颃(xié háng)的意思:形容人走路或行动时昂首挺胸、威风凛凛的样子。
驱羊(qū yáng)的意思:指引导、带领他人行动。
上书(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是一个动词成语,指的是将文字写在书籍、文件等物品上面。
所至(suǒ zhì)的意思:所到之处;无论何处。
文襄(wén xiāng)的意思:指文学才能出众,才华横溢。
战场(zhàn chǎng)的意思:战争发生的地方或进行决战的地方。
遮道(zhē dào)的意思:阻挡道路,堵塞通行。
这首诗描绘了何副使景明的为人处世和官场生涯。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场景,展现了何副使在官场中的形象和遭遇。
首先,“笄秃施屋帻,茧角举于乡”两句,以“笄秃”和“茧角”比喻何副使在地方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形象地描绘出他深受乡人敬仰的情景。“所至争负视,遮道观堵墙”进一步强调了何副使在地方上的威望和人气,人们争相围观,场面热闹非凡。
接着,“参随似驭马,执挞如驱羊”运用对比手法,将何副使的随从比作驾驭的马匹,而自己则如同驱赶羊群的牧羊人,暗示了他在官场中的权威和掌控力。“此画毋污人,手要濯沧浪”表达了何副使对自己行为的严格要求,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保持清白,不受玷污,如同洗净双手一样干净。
接下来,“始与献吉昵,国士相颉颃”描述了何副使与另一位国士之间的关系,两人相互竞争,不分高下,体现了他们在官场中的激烈竞争。“名成互诋諆,鼓旗树战场”进一步描绘了两人为了名誉和地位而展开的激烈斗争,如同在战场上挥舞旗帜,互相攻击。
“狱急莫为直,上书杨文襄”则反映了何副使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无法为正义发声,只能向上级官员杨文襄寻求帮助,体现了官场中的复杂性和无奈。“对山一救我,仲默今则忘”最后两句,通过“对山”这一意象,表达了何副使在关键时刻得到援手,但同时也暗示了友情的淡漠,即使在危难时刻,曾经的朋友也可能忘记伸出援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何副使在官场中的形象和遭遇,以及他在权力、名誉、友情等方面的复杂情感和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