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岁(bǎi suì)的意思:形容人长寿,活到一百岁。
春桃(chūn táo)的意思:指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比喻美好的春天。
高田(gāo tián)的意思:指人的志向、抱负高远。
海水(hǎi shuǐ)的意思:指大海的水,比喻广阔无垠的事物或众多繁杂的事物。
鸿濛(hóng méng)的意思:形容雾气浓厚,视线模糊。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历纪(lì jì)的意思:历史的长河,年代的更迭。
山木(shān mù)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树木,比喻人才。
无华(wú huá)的意思:指不繁华、不华丽,形容简朴、朴实。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元化(yuán huà)的意思:指事物经过改革、改造或转化后变得更加完善、先进或高级。
造历(zào lì)的意思:创造历史,开创新纪元
- 鉴赏
这首诗《浩歌行十章(其三)》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理想社会景象。
首句“无怀之世天鸿濛”,开篇即以“无怀”二字点明了诗中描述的是一个远古、淳朴的社会状态,这里的“鸿濛”则暗示了天地初开、混沌未分的状态,营造出一种原始、自然的氛围。接着,“其民百岁如婴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的寿命虽长,但心灵却如同孩童般纯洁无邪,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
接下来,“谁造历纪凿元化,强分寒暑名夏冬”两句,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复杂和人为划分的历法、季节表示了一种质疑和不满。他似乎在说,是谁创造了这些复杂的历法和人为划分的四季?这样的划分是否真的符合自然的规律?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对于人为干涉的批判。
“诈流巧衒浩安极,山木能飞海水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批判。诗人认为,现实世界中的种种欺诈、虚伪和过分的追求(“诈流巧衒”)已经到了极致,连山木都能违背自然规律而飞翔,海水也能违背常态而站立,这显然是对现实世界的夸张描述,旨在讽刺和批评现实社会的不真实和荒谬。
最后,“春桃无华鸣蟋蟀,九月高田亘桑麦”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进一步强化了主题。春天的桃花没有开花,却有蟋蟀鸣叫;九月的高田上,桑麦却横生,这些看似荒诞的场景,实际上是对现实世界失去自然和谐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考,构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图景,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陶.饮酒
木犀冷于菊,更后十日开。
清风吹芳香,芳香袭人怀。
千回咽入腹,五内无一乖。
虽靡鸾凤吟,亦有鹪鹩栖。
昔者东篱饮,百榼醉如泥。
那知此日花,复与此酒谐。
一曲尽一杯,酩酊花间迷。
赤脚步明月,酒尽吾当回。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