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摇银烛乱,籁藉竹炉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得地(de dì)的意思:指得到地位、权力或资源等。
非得(fēi děi)的意思:非得表示坚决、必须,表示某种情况或条件下不可避免或不可缺少。
干云(gān yún)的意思:指天空晴朗无云的景象。
炉熏(lú xūn)的意思:炉熏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食物或烟熏的味道浓郁、香气四溢。
凭几(píng jī)的意思:依靠、根据、凭借
水分(shuǐ fèn)的意思:水分是指某事物或说话的内容或说法中有虚假、夸大、不实之处。
托根(tuō gēn)的意思:指依靠某个人或事物的支持或帮助来解决问题或取得成功。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渭川(wèi chuān)的意思:渭川是指渭河和泾河的交汇处,意味着两条河流的合流。引申为两个不同的事物相遇或交汇。
言对(yán duì)的意思:言语相对,相互应答。
竹炉(zhú lú)的意思:指人才或技能隐藏在平凡之中,喻指人才或技艺被埋没或未被重视。
- 鉴赏
此诗《盆中竹》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盆栽竹子的独特风貌与诗人对其的深思。
首句“未改渭川质”,以渭川之竹为喻,强调盆中竹虽处盆内,却依然保持着其自然的本质与品质,不因环境改变而失去本色。接着,“遥从淇水分”一句,通过淇水的源头,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源远流长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影摇银烛乱,籁藉竹炉熏”两句,运用生动的视觉和听觉意象,描绘了竹子在烛光下摇曳生姿,竹炉散发出的香气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场景。这里不仅展现了竹子的美丽,也暗示了竹子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的美好状态。
“凭几坐清昼,忘言对此君”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深敬仰之情。在明亮的白天,诗人静坐于几案旁,面对着竹子,似乎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最后,“托根非得地,漫想势干云”两句,借竹子托根非其所,虽不能直冲云霄,却依然坚韧不屈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达到更高境界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盆中竹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自我修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追求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