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赋咏(fù yǒng)的意思:赋咏是指用诗文或歌颂的方式来赞美或赞扬某人或某物。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两湖(liǎng hú)的意思:指洞庭湖和鄱阳湖,也泛指湖泊。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凭栏(píng lán)的意思:倚着栏杆或扶栏。
清话(qīng huà)的意思:
(1).高雅不俗的言谈。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信宿酬清话,益復知为亲。” 唐 岑参 《虢州卧疾喜刘判官相过水亭》诗:“见君胜服药,清话病能除。”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摩诃庵》:“又 江夏 郭正域 《法藏寺》诗:‘……清话逢玄度,论文有辨才。’”
(2).犹言风凉话。《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时外边都晓得库里失了银子,尽来探问,到拌得口乾舌碎。内中单喜欢得那几个不容他管库的令史,一味説清话,做鬼脸,喜谈乐道。”
(3).闲谈。《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小生从县间至此,见天色已晚,特来投宿庵中,与师父清话。”
(4).满语。《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他们在那里翻 清 话,咕嚕咕嚕,我们不懂。”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深杯(shēn bēi)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喝得很少,形容喝酒不多或者不爱喝酒。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信笔(xìn bǐ)的意思:指写作或绘画时,毫不费力地信手拈来。形容才思敏捷,写作或创作流畅自如。
野性(yě xìng)的意思:原始、狂放不羁的性格或行为。
倚杖(yǐ zhàng)的意思:用手扶着拐杖作为支撑,形容老年人行走时的姿态。
一川(yī chuān)的意思:一条江河。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吟魂(yín hún)的意思:吟咏歌颂英灵的魂魄。
自传(zì zhuàn)的意思:指自己撰写的传记,用以讲述自己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感悟。
- 翻译
- 随意题写诗歌,不计篇章数量,只为借景抒怀,描绘山林泉石。
闲暇时倚杖而立,眺望千重山峦,醒来后凭栏赏月,满眼一片河川。
在自家的三径小道上,我已感到心安,诗情仍然萦绕在西湖和湘湖边。
何时能再次共度清谈时光,举杯对饮,亲手传递这深情厚意。
- 注释
- 信笔:随意。
题诗:写诗。
不记篇:不计篇章。
聊凭:姑且。
赋咏:抒发情感。
倚杖:拄杖站立。
云千嶂:千重山峦。
睡起:醒来。
凭栏:倚靠栏杆。
野性:自然本性。
已安:感到满足。
三径里:自家的小路。
吟魂:诗的灵魂。
两湖边:西湖和湘湖边。
更许:期待。
陪清话:共度清谈。
深杯:满杯酒。
手自传:亲手传递。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芾的作品,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开篇“信笔题诗不记篇,聊凭赋咏写林泉”表达了诗人随心所欲地书写,不拘泥于形式,旨在捕捉自然之美。
接着,“閒来倚杖云千嶂,睡起凭栏月一川”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闲来无事,倚靠着拐杖,眺望着连绵的云山;而当夜幕降临,睡醒之后,又依偎在栏杆边,赏玩着如同一条流动的银河般的月光。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日与夜两种不同的生活情趣和心境。
“野性已安三径里,吟魂犹绕两湖边”则揭示了诗人的隐逸生活。他已经融入了自然之中,在幽静的山林间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这里的“野性”指的是与世俗隔离的纯粹自然本性,而三径里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吟魂犹绕两湖边”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景物的留恋和不舍。
最后,“何时更许陪清话,复把深杯手自传”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与知己共度良辰美景,共同享受清谈之乐。这里的“陪清话”指的是与朋友间的雅致对谈,而“复把深杯手自传”则是期待着再次举起酒杯,与友人共同分享生活的快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嚣、追求精神自由和与自然合一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苍虬阁观吴仲圭画松
何时失路窜岩底,捲山怒涛龙欲起。
笔下风声来似水,道人胸中乃有此。
斑斑古苔含墨理,作鳞之而极可骇。
心知化石或未成,定有茯苓堪作饵。
尝观许遇画长松,半身埋云高不止。
峰颠隐隐动天籁,犹恨近前难逼视。
岂若此画任摩挲,坐卧时疑风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