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归途中先寄诸乡友·其一》
《南归途中先寄诸乡友·其一》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我家久住龙溪上,说著龙溪便有情

荔子不将梨斗美,沙螺休与蟹争衡

村妇蕉衫窄,市巷儿郎木屐轻。

漫兴诗多谁和我,樽前忙杀马先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将(bù jiāng)的意思:不屈服,不投降,不妥协

村妇(cūn fù)的意思:指不懂世故、见识狭窄的乡村妇女,也用以形容人的见识浅薄、境界低下。

儿郎(ér láng)的意思:儿郎是指年轻人,特指男孩子或年轻的男性。

妇女(fù nǚ)的意思:指已婚女性,也泛指女性。

蕉衫(jiāo shān)的意思:指红色的衣服。

荔子(lì zǐ)的意思:指人才。

龙溪(lóng xī)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漫兴(màn xīng)的意思:漫无目的地闲逛;随意游玩。

木屐(mù jī)的意思:指相貌丑陋、粗俗无知的人。

市巷(shì xiàng)的意思:指市场繁忙、人流拥挤的街巷。

我家(wǒ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家庭成员或家族。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争衡(zhēng héng)的意思:争夺平衡,比喻力图取得平衡或占有优势。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南归途中先寄诸乡友(其一)》描绘了诗人对故乡龙溪的深深情感。首句“我家久住龙溪上”,表达了诗人对龙溪的长久居住经历和个人情感纽带。接下来的两句“荔子不将梨斗美,沙螺休与蟹争衡”,通过对比荔枝与梨、沙螺与蟹的特色,展现了龙溪地区独特的物产之美,暗示了诗人对家乡风土人情的自豪。

“江村妇女蕉衫窄,市巷儿郎木屐轻”进一步描绘了龙溪乡村和市井生活的画面,妇女们穿着窄窄的蕉叶衫,儿郎们则轻盈地踏着木屐,生动展现了当地的生活习俗和闲适氛围。最后两句“漫兴诗多谁和我,樽前忙杀马先生”,诗人自谦地说,虽然他的诗兴浓厚,但恐怕没有谁能回应,只有好友马先生在酒樽前能与他切磋诗艺,流露出对友情的期待和对故乡文化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溪的风土人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家居赠别陈佥事约之

已甘踪迹滞丘樊,暂逐行麾思欲翻。

才薄最宜明主弃,身贫独感故交存。

苍苔掩径谁相过,芳草怀人未敢言。

知君王事方鞅掌,不记于陵长灌园。

(0)

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四首·其一

窈窕玉堂仙,漂零瘴海边。

烟花违北署,鸿雁隔南天。

水暗疑藏鳄,峰高欲跕鸢。

应闻前席召,谁道去经年。

(0)

初闻黄鹂

共步圜庭佳树阴,逍遥因见古人心。

囚居莫道无真乐,也有黄鹂送好音。

(0)

偶作

飒飒西风,悠悠危困。雾掩长空,怀此忧疢。

我生尚有,我心难忍。告尔君子,不可不慎。

天方威降,无滋幽衅。飒飒西风,悠悠危困。

我生不辰,遭此难屯。告尔君子,胡不自尽。

拯溺救焚,伊谁之人。天方降威,无为颠震。

飒飒西风,悠悠危困。自昔以来,贻我烦懑。

告尔君子,各宜履顺。误国之谋,伐国之刃。

天祸方殷,无惜忧瘽。飒飒西风,悠悠危困。

我心日忧,我泪日抆。苍天苍天,胡降阨运。

谋猷乖离,而日以甚。抱此赤心,徒尔谆谆。

何以图之,周道惟近。骐骥惟良,莫耶非钝。

听无不聪,视无或瞬。各欲事天,岂敢相迿。

我为尔谋,尔无不信。

(0)

题扇面伯牙鼓琴图为同年谈时英赋

山水遗音识者稀,浮生幸有故人知。

明朝又向江头别,安得黄金铸子期。

(0)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其一寄内

年年曾寄客边书,写尽真情只当虚。

十纸到家无一答,恨人心性愿消除。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