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简(bái jiǎn)的意思:指无所作为、无所用心的人。
调瑟(tiáo sè)的意思:指调整琴弦,使音调合适,比喻修身养性,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得体合宜。
分符(fēn fú)的意思:指各自分道扬镳,不再有来往。
和鸣(hé míng)的意思:和谐共处,和睦相处。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可念(kě niàn)的意思:可读、可背诵。
莱芜(lái wú)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品德等出众、卓越。
民情(mín qíng)的意思:指人民的心情和情感状态。
青骢(qīng cō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年轻美丽,也可用来形容事物色彩鲜艳。
瑟韵(sè yùn)的意思:形容音乐、歌声等优美动听,富有韵律感。
世法(shì fǎ)的意思:指世间的法律、规则和制度。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郑老(zhèng lǎo)的意思:指老实、老成持重的人。
知遇(zhī yù)的意思:指得到他人的赏识、关心和帮助。
- 鉴赏
此诗《转南台》由明代诗人黄公辅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诗人对官职与民情的深刻理解及对治理地方的热忱。
首联“分符五载甘莱芜,世法何曾问有无”,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任职五年之久,身处偏远之地,面对复杂多变的世事,他并未质疑或犹豫,而是以坚定的态度投身于政务之中。这里“分符”指古代官员受命出使或任职时,朝廷会赐予符节作为凭证,“甘莱芜”则暗示了诗人愿意在艰苦环境中工作,体现了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颔联“知遇幸逢鱼似水,和鸣遂觉鼓如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当地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将自己比作“鱼”,比喻自己如同鱼儿般融入了这片土地,与百姓之间形成了紧密而和谐的关系。“和鸣”则形容了双方的默契与合作,而“鼓如桴”则是借用了古代击鼓传令的场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百姓共同协作,推动地方发展的景象。
颈联“青骢谩策桓公辔,白简应模郑老图”,诗人以历史人物桓公和郑老为喻,表达了自己虽身居高位,但不以权势自傲,而是效仿古人,以谦逊的态度处理政务。同时,“青骢”与“白简”分别代表了马匹与文书,象征着诗人勤于政务,致力于地方治理的决心。
尾联“柘浦民情尤可念,谁调瑟韵续焦梧”,诗人关注柘浦地区的民情,表达了对当地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此处“瑟韵”与“焦梧”可能寓指音乐与乐器,诗人希望有人能像调音师一样,调整社会和谐的旋律,解决民众的问题,延续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官职与民情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积极进取、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治理地方、促进社会和谐的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许母贞节
松生金井上,形影自相依。
畴能秉孤洁,莫若侬自知。
志本如贞松,风摧恒不移。
井洌如侬心,岂有波澜时。
结发登许门,汲绠长自持。
中道羸其瓶,恻恻侬心悲。
兰镫瞹缌幕,皓月明空闺。
矢心报所天,枝叶期华滋。
速狱蒙大难,拯救方清夷。
有纬不遑恤,宗枋日光辉。
古今明大谊,懿哉两贞嫠。
瞻彼井上松,永言动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