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败子(bài zǐ)的意思:指道德败坏、品行不端的人。
不过(bù guò)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程度、条件、程度等不超过某个限度,不过分,只是,仅仅。
长吏(zhǎng lì)的意思:指在政府中担任高级职务的官员。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圜扉(huán fēi)的意思:圜扉指的是门的形状呈圆弧状,比喻人的心胸开阔、待人宽容。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蒲鞭(pú biān)的意思:指严厉的惩罚或鞭打。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强梗(qiáng gě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坚强、坚定不移,或者形容事物的性质坚硬、坚固。
清长(qīng cháng)的意思:清楚明白、明察秋毫
轻柔(qīng róu)的意思:形容非常轻盈、柔软,轻微到极点。
柔质(róu zhì)的意思:柔软的品质或特性。
市朝(shì cháo)的意思:指朝廷政府、官府。也用来形容执政者的统治。
挞市(tà shì)的意思:指市场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繁忙景象。
棠阴(táng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凉爽之处,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庇护。
威爱(wēi ài)的意思:威严而又慈爱,形容人的威仪和慈悲之心并存。
阴合(yīn hé)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事物互相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的整体。
诸牧(zhū mù)的意思:指各种牧羊的事务或管理多个牧羊人的事务。
坐令(zuò lìng)的意思: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坐而不动却能使对方遵从自己的命令。
陌上儿(mò shàng ér)的意思:陌上儿是指在陌生的地方遇到的人,也可指陌生人。
- 注释
- 陌上:田野上。
儿童:小孩。
时清:时势清明。
长吏:地方官员。
无朴教:没有淳朴的教育。
蒲鞭:象征性的竹鞭。
牧御权:管理权。
坐令:使得。
强梗者:顽固的人。
若挞:如同鞭打。
院舍:庭院。
棠阴:棠梨树荫。
圜扉:圆形的门。
草色鲜:草木色彩鲜艳。
弛笞:放松体罚。
败子:挽救孩子。
威爱:威严与慈爱。
兼全:两者都重要。
- 翻译
- 田间的小孩们谈论着,说现在官吏清廉又贤明。
怎能没有淳朴的教化,只是象征性地使用竹鞭作为惩戒。
选取那些柔软的材质,运用在管理权柄中。
这样能使顽固的人也如同在市场上受罚一样警醒。
庭院里的棠梨树荫浓密相接,圆形的门扉边草色鲜明。
放松体罚能够挽救孩子,威严与慈爱同样重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笛的和谐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儿童的话来赞美清廉的长吏,认为他们像朴素的教诲一般值得敬佩,而不是仅仅用权力来压制民众。采集柔软的竹子来制作牧笛,这不仅展示了生活中的智慧,也反映出一种和谐与平衡的治理之道。
坐着命令那些顽固不化的人们,就像早晨市集上那般自然而然。院落里的棠树阴凉,门扉上的野草色泽鲜明。这一切都在展示一种威严与爱心并重的教育方式,这种方法既能让人变得柔顺,也体现了一种全面的教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赞美了一种理想中的清廉长吏和他们的治理智慧,以及这种智慧对人民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教育方式的思考,强调了以德治人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