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嘉(bài jiā)的意思:拜访恭维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丹诏(dān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诏书,也可指君主的命令。
典实(diǎn shí)的意思:指言行光明正大、真实可信。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旌门(jīng mén)的意思:旌门是指古代城门上的旌旗,形容声势盛大、气势磅礴的场面。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盛典(shèng diǎn)的意思:盛大的庆典或仪式。
史臣(shǐ chén)的意思:指历史上有才能有功绩的臣子。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孝义(xiào yì)的意思:孝顺父母,尽忠报国。
义门(yì mén)的意思:义门指的是为正义、公正而奋斗的门派或团体。
春秋笔(chūn qiū bǐ)的意思:指古代春秋时期鲁国的史官,也泛指史官、编年史的作者。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题为《郑义门》,是对郑氏家族孝义之风的颂扬。诗中通过“丹诏旌门”、“千年盛典”、“天子亲书”等词句,描绘了郑氏家族受到朝廷表彰的荣耀时刻,强调了其孝义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历史地位。
“丹诏旌门巳拜嘉”,开篇即以“丹诏”形容皇帝的诏书,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与荣耀,“旌门”则指表彰的牌坊或门楼,此处形象地表达了郑氏家族因孝义之举而被朝廷正式表彰的情景。“巳拜嘉”则暗示了这一荣誉已被家族成员接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千年盛典实堪誇”,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表彰活动的非凡意义,不仅在当时是盛大的庆典,而且对于后世而言,也是值得骄傲的历史事件。这表明方孝孺对郑氏家族孝义文化的高度评价和对其长远影响的认可。
“史臣何用春秋笔”,借用《春秋》一书的典故,春秋笔法指的是在历史记载中通过文字表达对人物或事件的褒贬之意,而不直接点明。方孝孺在此处巧妙地运用此典,意在说明郑氏家族的孝义之举无需借助史官的笔墨来彰显其价值,因为其本身就是历史的佳话,无需刻意修饰。
“天子亲书孝义门”,最后点明了这一表彰的具体形式——天子亲自书写“孝义门”的匾额,这一举动不仅是对郑氏家族的最高荣誉,也体现了皇室对孝道文化的重视和支持。通过这一细节,方孝孺不仅赞扬了郑氏家族的孝义精神,也表达了对孝道文化传承的肯定与推崇。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郑氏家族孝义之举的赞美,展现了方孝孺对孝道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孝义之风的重视与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守风樊口
我昔行迈历幽蓟,太行一气连青葱。
黄河落日照襟带,滹沱浊浪凌秋穹。
渔阳草枯露沙碛,朔风大雪迷飞蓬。
此时盘槊据鞍马,一逝千里无留踪。
今来野岸趁估舶,波涛直下江之东。
名流要作五湖长,烟云万里开心胸。
石尤挞船忽作虐,怒潮簸荡蛟龙宫。
冰夷击鼓巨鳌立,天吴惨淡骄青空。
虎蛟水兕亦奔匿,金支翠羽光曈昽。
西望蕲黄不百里,五日不到心忡忡。
桓公捉尘对刘尹,纵有意气安得雄。
鼻息闭置气不出,帷车新妇将无同。
运租且学袁彦伯,贵人那是曹景宗。
何当快意继宗悫,扬帆破浪乘长风。
莲士见示扈从盘山用陆放翁韵诗即次原韵奉简
春风放颠花事残,绿阴满庭春昼闲。
午时睡醒鬓丝乱,闭门枯坐如深山。
故人扈从蓟门返,呼童扫径开柴关。
三日不见生鄙吝,觌面惟恐遭讥讪。
袖中一卷莹冰雪,泠然四座开心颜。
青山落日响钟磬,一鸟呖呖啼花间。
万松入云乱苍翠,千涧咽石喷淙潺。
樊笼塌翅不飞去,境地毋乃分仙顽。
夜来有梦到盘谷,朝真许缀蓬莱班。
洞门遍地种瑶草,仙人放鹿何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