戕者可以堤,践者可以藩。
我顾不忘汝,汝言毋重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检校竹隐竹数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竹子为对象,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竹子遭遇的深深关切和对砍伐者与践踏者的警示。
"竹虽不解语,风能为之言",竹子虽然不会说话,但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音仿佛在传达它们的哀诉。接下来,"斧斤伐我本,畜牧践我孙",形象地描绘了竹子遭受砍伐和践踏的场景,暗示了人类的破坏行为。
"戕者可以堤,践者可以藩",诗人指出,即使遭受伤害,竹子的残余部分仍可被利用,如筑成堤坝或作为篱笆,展现出竹子坚韧不屈的特性。然而,这并非赞美破坏,而是寓言般地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保护自然。
最后两句"我顾不忘汝,汝言毋重烦",竹子似乎在说,尽管我被伤害,但我并未忘记你们(可能暗指人类),希望人们不要再过度索取,言辞中流露出深深的期待和无奈。
整首诗以竹子的视角,寓言般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深沉思考。
专阃威名仰四驰,韬钤秘钥快图披。
守江不若守淮险,御敌何如料敌奇。
棋墅无惊惟太傅,风寒能护是良医。
投鞭那有流堪断,屹立长城报主知。
楚水绿涵天,群山霭而秀。
君行当何之,我谒惭已后。
轻舟翻然来,喜气泻襟袖。
问知道途远,惊我形容瘦。
骎骎光景驰,暮夜逐清昼。
嵩衡犹可秃,须鬓岂长茂。
惟其寸心在,皎日经宇宙。
持荪可相慰,不必倾醇酎。
君家多冠冕,煜煜五公胄。
声华满天都,名字在英彀。
登科况肩随,两纪词场旧。
谁云班荆乐,却叹掺袪骤。
荆民日安堵,汉政多宽宥。
饮酒祝无何,千篇迟归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