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不斩(bù zhǎn)的意思:不加以斩杀,不予处理或惩罚。
东下(dōng xià)的意思:指人往东南方向行动或下山。
飞扬(fēi yáng)的意思:形容充满自信、精神饱满、气势磅礴的样子。
高斯(gāo s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话别(huà bié)的意思:离别,告别
佳气(jiā qì)的意思:指美好的气候或环境,也可用来形容好运或吉祥的气氛。
江湄(jiāng méi)的意思:指江河的边缘或交汇处。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南浦(nán pǔ)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温暖和繁荣。也形容地方繁华,人口众多。
年事(nián sh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或者年龄已经很大的人。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五陵(wǔ líng)的意思:指古代官员离开京城后,回到故乡安享荣华富贵的生活。
无火(wú huǒ)的意思:没有火焰或火光,比喻没有激情、动力或活力。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咏诗(yǒng shī)的意思:咏诗是指吟咏、赞美诗歌的意境和艺术,表达对诗歌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浙江(zhè jiā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发展迅速,如浙江江水激流涌动,喻形势瞬息万变。
- 注释
- 南浦亭:古代送别之地。
扁舟:小船。
浙江湄:浙江岸边。
越国:古国名,这里指浙江地区。
钱塘:古代地名,今杭州。
莽卓:比喻叛逆或恶势力。
高斯:可能指历史上的人物,此处象征恶势力。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代指权贵。
飞扬尽:消失殆尽。
泪洒西风:在西风中流泪。
两鬓丝:形容头发斑白。
- 翻译
- 在南浦亭边告别之际,乘坐小船驶向浙江河岸。
我将越国千年的历史事迹,化作钱塘江畔的百首诗歌吟唱。
没有熊熊烈火能比得上焚烧叛逆的欲望,如果有刀剑,真希望能斩断那些恶势力。
权贵家族的荣光已消散殆尽,我在西风中洒泪,双鬓斑白如丝。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汪元量所作,名为《读李鹤田钱塘百咏》。诗中的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通过对南浦亭边话别时的情景描绘,以及对越国千年历史的回顾和吟咏,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事业无从施展的慨叹。
“扁舟东下浙江湄”一句,以动作开篇,设定了一个离别的场景,同时指明了地理位置,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基调。接着,“遍将越国千年事,吟作钱塘百咏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创作的丰富产出。
“无火可能烧莽卓,有刀恨不斩高斯”两句,通过借古代名将莽琊、高漸可之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难以施展于世的遗憾和无奈。这些历史人物往往因时空背景而不得志,恰好映照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五陵佳气飞扬尽”一句,五陵指的是古代五位名将(指汉高祖刘邦、萧何、曹参、周勃、张良)的墓地,此处提及则是为了强调英雄气节已随风而逝。末尾的“泪洒西风两鬓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时的悲凉与无奈,两鬓丝指的是中年人的头发,泪洒西风更是增添了一份萧索。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过往事迹的回味和对现实无力的慨叹,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不遇时世的深切感受,以及个人才华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悲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名都篇
名都一何绮,宇内第一州。富贵习奢靡,?御乃其尤。
沈沈彼大屋,缭垣峻而脩。
主人正恩幸,执事近冕旒。
金多不可计,势张渠得俦。
藻幄群艳女,雕舆盛华驺。
器用尚方亚,服食中禁侔。
园池亦何似,三岛与十洲。
称者不胜谈,观者徒眩眸。
迅雷忽下击,飞电仍穷搜。
方恃金玉坚,遽为烟雾收。
天道不可欺,崇替定难筹。
陈迹变陵谷,谁复为悲忧。
上郑广文
瓦注非真巧,昌歜非众嗜。
我诗本不工,好之弗肯置。
胡能致温饱,颇复作灾祟。
无盐不自知,刻画要妍媚。
先生六艺学,已得圣贤秘。
三绝笑郑虔,诗律乃游戏。
伊予亦何幸,兹获巾屦侍。
岂惟怯大巫,正自惭小技。
却嗟贾长江,哦诗尹不避。
文公倘见容,愿教推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