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景阳井》
《景阳井》全文
元 / 王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踏臂歌残壁月昏,骊龙犹藉井生存

石阑漫涴胭脂色,不似湘筠泪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泪痕(lèi hén)的意思:泪痕是指因为悲伤或哭泣而留下的痕迹。

骊龙(lí lóng)的意思:形容马的姿态优美,也用来形容人的风采出众。

生存(shēng cún)的意思:指维持生命,保持存在的状态。

石阑(shí lán)的意思:指高墙或栏杆上的石头。

踏臂(tà bì)的意思:指以脚踩在对方的肩膀上,借着对方的力量向上攀升。比喻利用别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湘筠(xiāng yún)的意思:湘江边上的竹子,比喻品质高尚的人。

胭脂(yān zhī)的意思:形容女子擦在脸上的红色化妆品,也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鉴赏

这首诗《景阳井》由元末明初诗人王逢所作,通过对景阳井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哀婉的情感。

首句“踏臂歌残壁月昏”,以“踏臂歌”这一动作,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物的悲凉。在月色昏暗的墙壁前,仿佛能听到远古的歌声回荡,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这里的“踏臂歌”不仅指实际的动作,更蕴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次句“骊龙犹藉井生存”,通过骊龙(传说中的龙)与井的关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骊龙象征着古老的力量与智慧,而它“犹藉井生存”,则意味着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古老的文明与精神依然能够顽强地延续下去。这里巧妙地将自然元素与历史命运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寓意深度。

第三句“石阑漫涴胭脂色”,描绘了一幅石栏杆上沾染着模糊不清的红色痕迹的画面。这“胭脂色”可能象征着曾经的繁华与美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痕迹变得模糊不清,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同时,“漫涴”二字也表达了时间侵蚀一切的力量,使得曾经的辉煌化为尘埃。

最后一句“不似湘筠染泪痕”,将景阳井与湘筠(湘妃竹)进行对比,强调了景阳井中所承载的历史哀愁与情感的深刻。湘筠的“染泪痕”通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眼泪,这里用来形容景阳井,意味着井中所蕴含的是更为复杂和沉重的历史情感,不仅仅是个人的悲伤,而是整个民族乃至国家的哀痛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阳井这一具体的物象,寓言般地探讨了历史的变迁、文化的传承以及人类情感的永恒。王逢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既宏大又细腻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王逢
朝代:元   字:原吉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生辰:1319—1388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你喜欢

哭林止庵

止庵诸老行,今日九原人。

头为谈经白,家因好客贫。

欲铭贞曜墓,来哭广成真。

俯仰南湖月,瑶琴锁碧尘。

(0)

钱塘闻子规·其二

中原戢戢尽遗黎,日夜江头候六飞。

来此苦啼真有意,会须劝得翠华归。

(0)

宣和御笔二扇面·其一

纨扇轻盈宝月轮,莺花点染玉园春。

凭谁为障西风起,万里黄尘竟污人。

(0)

番阳道中

督府春移檄,江城昼撤花。

好书如隔世,久客似无家。

畏路多言虎,荒村半是鸦。

道逢西北客,挥泪问京华。

(0)

谒金门·其二

云树直。雨歇半空犹湿。山影插尖高几尺。

依依衔落日。远岸双飞鸂鶒。一水无情自碧。

飒飒白蘋风正急。断肠人独立。

(0)

临江仙·其五

常记梦云楼上住,残灯影里迟留。

依稀绿惨更红羞。露痕双脸泪,山样两眉愁。

数片轻帆天际去,云涛烟浪悠悠。

今宵独宿古江头。水腥鱼菜市,风碎荻花洲。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