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四咏·其二湘竹簟》全文
- 鉴赏
此诗《卧室四咏(其二)湘竹簟》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卧室中使用湘竹席的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携来六尺云”,以“六尺云”形象地形容湘竹簟的长度和轻盈感,仿佛是天上的云朵被携入室内,既表现了竹席的材质轻柔,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次句“恰称衡门夜”,“衡门”指的是简陋的门户,此处用以形容卧室的朴素,而“夜”字则点明时间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整句表达了湘竹簟与简朴居室的完美契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
第三句“一枕洞庭秋”,“洞庭”是中国著名的湖泊,此处借指秋季的景象,通过“秋”字暗示季节变换,同时“一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躺在竹席上的情景。整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一句“万山明月下”,“万山”象征着广阔的山脉,而“明月”则照亮了这些山脉,营造出一幅壮丽的夜景图。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明亮,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将湘竹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不仅展现了物品本身的美感,更传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追求和谐统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梦游仙篇
游仙不藉偓佺松,食之三百岁有穷。
游仙不藉徐福船,五千男女海外捐。
真人尺宅居中央,素云为车骖两凰。
傲睨碧落寥茫茫,银台玉阙参紫皇。
桑田变更凡几阅,可惜六鳌骨已雪。
东厢技痒乍窥窗,王母见之乃饶舌。
双成如花貌嬽嬽,三万六千犹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