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承赵王命,携璧西入秦。
强秦尚诈术,弄璧城不入。
两国急啮噬,璧乃秦兵饵。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暴虎(bào hǔ)的意思:形容凶猛威武的虎。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风日(fēng rì)的意思:指风和日光,形容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归赵(guī zhào)的意思:指人回到故乡或原来的地方。
海水(hǎi shuǐ)的意思:指大海的水,比喻广阔无垠的事物或众多繁杂的事物。
邯郸(hán dān)的意思:指虚妄的梦想或幻想,也可以指不切实际的希望或理想。
计谋(jì móu)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制定的策略或计划。
绝伦(jué lún)的意思:超越一切,无与伦比
裂眦(liè zì)的意思:指愤怒到极点,眼角裂开。
啮噬(niè shì)的意思:指咬嚼、啃食,也比喻侵蚀、破坏。
凭河(píng hé)的意思:依靠河流
岂若(qǐ ruò)的意思:与其像某种不好的状态,还不如像另一种更好的状态。
气绝(qì jué)的意思:形容生气或力气完全消失,无法继续下去。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强弱(qiáng ruò)的意思:指力量、能力、地位等方面的强盛与弱小。
全璧(quán bì)的意思:形容一个整体完美无缺,没有瑕疵。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若此(ruò cǐ)的意思:如此;这样
渑池(miǎn chí)的意思:指混乱、混杂的场所或状态。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宿昔(sù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王命(wáng mìng)的意思:指君主的命令或旨意。
王府(wáng fǔ)的意思:指官宦人家或富贵人家的府邸,也泛指富贵人家。
王风(wáng fēng)的意思:指古代君王的风度和风范。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以降(yǐ jiàng)的意思:从高到低,从上到下
有分(yǒu fèn)的意思:有区别、有差别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诈术(zhà shù)的意思:指欺骗、骗术。
瞻乌(zhān wū)的意思:瞻仰乌鸦,形容对平凡事物过分敬畏或过分看重。
壮士(zhuàng shì)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胆识的人。
风云气(fēng yún qì)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气魄和才华。
全璧归赵(quán bì guī zhào)的意思:原物归旧主,比喻失而复得。
这首诗《咏史》由明代诗人李崇仁所作,通过历史典故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诗中开篇“王风日以降,瞻乌于谁屋?”借用了《诗经·王风》中的意象,引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接着,“秦售十二城,赵夸如此璧”引用了“完璧归赵”的典故,讲述了赵国以和氏璧换取秦国土地的故事,体现了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权谋与智慧。
“宿昔相如子,风云气绝伦”赞扬了蔺相如的智勇双全,他不仅在面对强敌时保持冷静,还巧妙地将和氏璧安全送回赵国。接下来,“忽承赵王命,携璧西入秦”描述了蔺相如接受赵王派遣,前往秦国完成任务的情景。
“强秦尚诈术,弄璧城不入”揭示了秦国的狡猾,即使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也未能让秦王轻易交出土地。随后,“公子怒见欺,裂眦睨柱立”描绘了赵国公子的愤怒与坚决,他誓要保护和氏璧的安全。
“全璧归赵廷,位列廉颇左”赞扬了蔺相如的智慧与勇气,他最终成功将和氏璧带回赵国,并因此受到赵王的重视。然而,“计谋日云拙,几作渑池虏”暗示了蔺相如在处理外交事务时的艰难与挑战,几乎使赵国陷入困境。
“壮士岂若此,公子非真勇”表达了对蔺相如的敬佩,认为真正的勇敢不仅仅是武力上的表现,更在于智慧与策略的应用。“暴虎复凭河,事有轻且重”提醒人们,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审时度势,灵活应对。
最后,“两国急啮噬,璧乃秦兵饵”指出和氏璧成为了两国争斗的工具,预示着战争的不可避免。“天地相颠倒,血成沧海水”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与痛苦。“强弱自有分,竟入秦王府”暗示了最终的结局,和氏璧落入秦国之手,而赵国则遭受了损失。
“邯郸白骨寒,鬼哭千万古”以悲凉的笔触收尾,表达了对战争牺牲者的哀悼与对历史悲剧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与评论,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智慧、勇气以及战争后果的深刻洞察。
去年人日歌送君,泰山朝旭盘山云。
今年人日君相过,雪花欲冻梅花破。
浮踪聚散不须臾,转眼流光似隙驹。
春风几度频回首,对君且进杯中酒。
酒边为我谈壮游,五台胜绝空神州。
罡风吹人堕沟壑,昂然独立如孤鹤。
岳神呵护信有灵,从此人间隐姓名。
一生好游轻万里,归来且钓吴江水。
相逢不厌频相亲,与君长醉蒲萄春。
崇文门外四三里,茅屋数间村落里。
犬吠花边惊客来,鸟投树底知风起。
主翁散步幽情多,点简菑畬早晚禾。
归来一饱有馀乐,势利炎炎如我何。
隔墙唤过邻家叟,野菜随时斟白酒。
酒后齐声唱竹枝,不觉檐前挂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