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可行十颂.宴坐》
《十可行十颂.宴坐》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清虚之理竟无身一念归根万法平。

物我顿忘全体露,个中不计功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计(bù jì)的意思:不考虑;不计较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功程(gōng chéng)的意思:指伟大的工程或卓越的事业。

归根(guī gēn)的意思:指事物最终归结到根本原因或本质。

全体(quán tǐ)的意思:指整个集体或群体的所有成员,表示全面、整体的意思。

万法(wàn fǎ)的意思:指法律、规章制度等各种法则和条文。

物我(wù wǒ)的意思:物我,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无身(wú shēn)的意思:没有身体或形体,也指没有实体、没有根据或没有依据。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鉴赏

这首诗《十可行十颂·宴坐》由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禅宗思想。

首句“清虚之理竟无身”,开篇即点明了禅宗追求的清静虚空之道,并强调了在这一追求中,个人的自我意识(身)变得无关紧要,暗示了超越个体意识,达到心灵纯净的状态。

次句“一念归根万法平”,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核心理念——通过单一的念头回归本源,使世间万物得以和谐统一。这里“万法”代表了宇宙间的一切现象和法则,通过“一念”的作用,这些看似纷繁复杂的事物被统一于一个根本的真理之下,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后两句“物我顿忘全体露,个中殊不计功程”,则深化了这种超越个体与外在世界的体验。在禅宗的修行中,“物我”指的是个体与外界事物之间的界限,当这一界限被“顿忘”时,意味着个体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越形式的存在状态。而“全体露”则形象地描绘了在这种状态下,整个宇宙的真相得以显现,一切都被揭示出来,不再隐藏。最后,“个中殊不计功程”表明,在这种超越的体验中,个人的努力和成就变得不再重要,因为真正的领悟和体验已经超出了功利的范畴,达到了一种纯粹的、直接的、内在的觉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禅宗追求的内心平静、超越个体、与宇宙合一的境界,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对功利的超越,体现了禅宗哲学的核心精神。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清溪解缆用秀才甫韵寄杜藏用·其二

长年三光占嶰筒,笑语天回西北风。

高城遂隔不足道,只忆齐山幽桂丛。

(0)

欢喜口号·其三

愁见淮阴打阵来,白毡玄甲倒如摧。

山东降卒时时说,说道番人怕背嵬。

(0)

归途次韵·其二

村落人家柳过墙,舞腰曾共小姑长。

点妆拂黛留相学,卷叶吹芦莫漫狂。

(0)

题东坡竹石

怪石岑崟当路,幽篁深不见天。

此路若逢醉客,应在万仞峰前。

(0)

木平和尚真赞

一尺三寸汗脚,草鞋挂龙床角。

他日清凉半座,果然未忘礼乐。

一一沤里木平,稽首一沤前觉。

(0)

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扬休

江夏无双乃吾宗,同舍颇似王安丰。

能浇茗碗湔祓我,风袂欲挹浮丘翁。

吾宗落笔赏幽事,秋月下照澄江空。

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

不嫌水厄幸来辱,寒泉汤鼎听松风,夜堂朱墨小灯笼。

惜无纤纤来捧碗,惟倚新诗可传本。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