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亭西去远,一过一凄然。
雁宿芦中月,人归草际烟。
尚喜馀民在,停舟问昔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兵后游历睪亭山的情景,充满了沧桑与感慨。首句"睾亭西去远,一过一凄然"表达了诗人远离喧嚣,走过这座山时内心的孤寂与哀伤。接下来的"雁宿芦中月,人归草际烟"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战争后的宁静与荒凉,大雁栖息于芦苇丛中,月光洒落,而人烟稀少,只有炊烟在草丛间袅袅升起。
"渔家多近水,戎垒半侵田"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渔家为了生计靠近水源,而昔日的军事防御工事却侵占了农田,显示出战乱带来的土地破坏和民生凋敝。最后,诗人以"尚喜馀民在,停舟问昔年"收尾,虽然战乱仍在,但庆幸还有幸存的百姓,他停下船,向过往的人询问过去的事情,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后的景致,寓含着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朱明曜真仙人京,太守入山天乐鸣。
洞天日月一沐浴,碧鸡红翠生光明。
天教太守主双岳,神君元是长庚生。
药市酒田暮治事,琪花瑶草朝省耕。
仁爱使民尽眉寿,岂徒一身聃与彭。
东浮西罗恣攀陟,车轮蛱蝶同身轻。
鲍女飞猿尚蹩躠,葛公哑虎徒狰狞。
铁桥自可到银汉,玉柱何用探金庭。
踏穷四百三十二,一峰一峰图且经。
泉源福地置飞阁,真一法酒留丹铭。
金马且复隐星宿,玉蟾岂必辞公卿。
冲虚玉简多秘祝,先为苍生求太平。
惊风鼓松柏,栖鸟群翻飞。
开门望行人,浮云暮不归。
种桃爱其葩,种柳爱其枝。
虽无岁寒用,夙昔同裳衣。
鱼目乱火齐,蟾蜍蚀清晖。
遂令金石交,千里相乖违。
拔剑击盘石,石碎剑亦亏。
感激将何言,泪下空涟而。
寡妇得丹穴,礼抗万乘君。
百尺怀清台,煌煌巴水滨。
丈夫无货财,为德将何因。
观时得权变,白圭诚智人。
东南市玉帛,西北贸马牛。
为君富敌国,五行运其筹。
握土成黄金,丹诀藏浮丘。
关中日转饷,地利如川流。
功名何赫赫,谁知文终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