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饯别内兄伯雨》
《饯别内兄伯雨》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明经未遇,四十已专城

岂不荣名羡,终多怅别情

山桥冰欲合,官舍雨常鸣。

赖有前庭竹,能如舅氏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情(bié qíng)的意思:离别时的情感

官舍(guān shè)的意思:官舍是指官员的住所,也可以用来比喻官员的地位和权力。

舅氏(jiù shì)的意思:指亲戚关系中的舅舅。

明经(míng jīng)的意思:指明智、通达经验的人。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前庭(qián tíng)的意思:指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或最前沿的位置。

荣名(róng míng)的意思:指荣誉的名声或光荣的称号。

未遇(wèi yù)的意思:指未曾遇到过,未曾碰面。

专城(zhuān ché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专心致志、专一执着,不受外界干扰。

鉴赏

这首明代李舜臣的《饯别内兄伯雨》表达了诗人对内兄即将升任地方官员的既羡慕又带有离别愁绪的情感。首句“明经有未遇,四十已专城”赞扬了内兄凭借才学在年纪较大时获得重要职位,暗示了他的才华和不易。然而,“岂不荣名羡”流露出对内兄荣升的羡慕,同时“终多怅别情”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与亲人分别的惆怅。

接下来的两句“山桥冰欲合,官舍雨常鸣”,通过描绘冬季山间桥上冰封、官舍处雨声不断的景象,寓言了即将来临的环境变迁和生活的寂寥,增添了离别的感伤氛围。

最后,诗人以“赖有前庭竹,能如舅氏清”作结,寄希望于前庭的竹子能像舅父一样保持清高品格,为离别后的寂寞生活带来一丝慰藉。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亲人的祝福,又有对离别的不舍,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沈德和使君生辰四首·其四

化工有至仁,嘘为三月春。

宁知清淑气,回薄在兹辰。

兹辰亦何有,璇霄见老人。

黄堂沸笙箫,宴席方横陈。

宝觞酌流霞,艳歌飞梁尘。

未尝王母桃,敢荐蒙庄椿。

贱子今何幸,明时识凤麟。

马曹宁寄傲,鼠技屡迷津。

尚容东郭吹,敢效西子颦。

誓将顽钝质,埏埴烦陶钧。

(0)

杨柳·其四

为尔生来体态柔,因情感物寓风流。

汝无血气何知觉,自是诗人想像求。

(0)

咏史·其一陆机

千里莼羹七里尸,两般滋味岂难知。

建春不幸成繻葛,割尽流苏定此时。

(0)

咏史·其一李斯

太华终南只磨青,渭流一日肯为泾。

豺狼不食茅焦肉,水火安能熄六经。

(0)

咏史·其一张良

乳口摇牙向白蛇,一朝电拂博浪沙。

下邳不得编书读,帷幄何妨佐汉家。

(0)

送林正仲丞王山

去年我为客,持酒送君归。

君今理征骖,我适卧旧庐。

人生足离合,仕宦相乘除。

科名馀十年,丞县亦既迟。

颜色日愈好,绝口无歔欷。

自言有时命,岁宴知何如。

深藏济人具,不作借势书。

虚名多自误,徐步乃疾驱。

从兹拭老眼,看君上亨衢。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