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寅岁旦试笔》
《丙寅岁旦试笔》全文
明 / 董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偻指浮生半百过,少年豪气消磨

人来献岁无他祝,乡里衣冠剩不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百(bàn bǎi)的意思:指五十岁左右的年龄。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豪气(háo q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气势雄壮,豪迈激昂。

里衣(lǐ yī)的意思:指内衣,衣服的一种。

偻指(lǚ zhǐ)的意思:形容人的姿势或态度不正,不端正。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无他(wú tā)的意思:没有其他;没有别的。

献岁(xiàn suì)的意思:指向上级或长辈祝贺新年或寿辰。

乡里(xiāng lǐ)的意思:指本乡本土的人,也可以泛指同乡、同地的人。

消磨(xiāo mó)的意思:消磨是一个动词,意思是通过时间的流逝或者持续的活动来减弱或消除某种感觉、能力或者状态。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鉴赏

此诗《丙寅岁旦试笔》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描绘了诗人步入中年后对人生、岁月与故乡情感的深刻反思。

首句“偻指浮生半百过”,以弯曲的手指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五十年人生的回顾,暗示岁月流转,时光匆匆。这里的“偻指”不仅表现了年岁的增长,也暗含了岁月带来的沧桑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次句“少年豪气渐消磨”,承上启下,通过对比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与如今的逐渐消逝,展现了时间对个人精神状态的影响。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述,也是对人生阶段转变的普遍感慨。

第三句“人来献岁无他祝”,描绘了岁末年初之际,人们前来祝贺新年的场景,但诗人内心并无特别的祝福期待。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然,或许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或是对未来生活的淡泊态度。

最后一句“乡里衣冠剩不多”,则将视角转向故乡,感叹在异乡漂泊多年后,故乡的人事变迁,曾经熟悉的乡亲、故友已寥寥无几。这不仅是对故乡变化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旅程中离别与相聚的深刻体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时间、人生、故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语言质朴而深沉,情感真挚而内敛,是明代文人心境与时代风貌的生动体现。

作者介绍

董纪
朝代:明   号:一槎   籍贯:上海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你喜欢

旧有歙砚雅宜墨镵贱号于阴以乱亡去十馀年矣忽见之村学堂中睨视间有艴然持之却走者如恐予之取也因作此以遗砚

冰蚕吐丝寒玉苍,老龙磨角玄云香,半生食汝充饥肠。

正尔悒悒伤弓亡,一日到眼惊馀皇,欲呼未见谁鬣长。

庸奴自愧取不臧,艴然持之走盖藏。

呜呼得失安可常,我不善保遗渠殃,苟能藏之殃而祥。

但随牛后失所当,枯竹尚作神龙骧。

安得石精变化飞堕桑君旁,塞翁失马心清凉。

(0)

浣溪沙·其一集句

宿醉离愁慢髻鬟。绿残红豆忆前欢。

锦江春水寄书难。

红袖时笼金鸭暖,小楼吹彻玉笙寒。

为谁和泪倚阑干。

(0)

送张殿院还台

老柏森森节贯冬,头冠獬豸号清雄。

侧阶簪笔书王法,当路埋轮有祖风。

白简刚严重入府,皂封切直旧留中。

长安豪贵应相避,又识当年御史骢。

(0)

净慈禅寺

奎额昭回龙屈盘,入门已觉厌尘寰。

何当白发三千丈,来寄清风五百间。

帝子釜摇金潋滟,家人卦剔翠孱颜。

西湖日日船如织,半在南屏第一山。

(0)

赠丁和

步入罗湖石径斜,阴阴乔木锁烟霞。

小桥流水君须记,便是丁和处士家。

(0)

风入松.寄故人

一冬不见雪花飞。爱日荡晴晖。

腊残未解寒塘冻,东风细、已露春期。

正是年时策马,相随村落寻梅。故人别久信音稀。

排闷有新诗。雁声北去江城暖,暗舒展、花柳容仪。

屈指烧灯不远,等闲休锁双眉。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