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屋(bǐ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相连或临近。
苍昊(cāng hào)的意思:指天空,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天空的广阔和高远。
对扬(duì yáng)的意思:互相较量、竞争
匪徒(fěi tú)的意思:指犯罪分子、盗贼。
光被(guāng bèi)的意思:光被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被其他人或事物完全占据,没有任何余地。
含生(hán shēng)的意思:包含生命,含有生气
恪恭(kè gōng)的意思:恭敬有礼,非常尊重。
黔首(qián shǒu)的意思:指人民群众的首领或代表。
区有(qū yǒu)的意思:指某个地区拥有某种资源、条件或特点。
三献(sān xiàn)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敬意或谦逊,而多次献上自己的贡献或供奉。
万寿(wàn shòu)的意思:万寿意为长寿,寓意祝福对方长命百岁。
无咎(wú jiù)的意思:没有过错或责任,不受惩罚或责备。
猗与(yī yǔ)的意思:猗与意为“互相”、“彼此”。表示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意思。
甄陶(zhēn táo)的意思:甄陶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或才能非常出众。
至德(zhì dé)的意思:指极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铸镕(zhù róng)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学识渊博,能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比屋可封(bǐ yù kě fēng)的意思:形容非常富有,财产多得无法计算。
天长地久(tiān cháng dì jiǔ)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永远不变。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沈约的作品,收录在他的《梁宗庙歌》七首中的第五首。诗中充满了对君主至高无上的颂扬之辞,表达了诗人对皇帝至德和光辉的赞美,以及对其统治天下的敬畏之情。
“猗与至德,光被黔首”两句中,“猗与”是古代乐器之一,常用来比喻音乐或歌颂;“至德”指君主的最高道德;“光被”则形容君主恩泽和影响力广泛而深远;“黔首”即是对皇帝的尊称。整句意在赞扬君主的美德如同美妙的音乐一样,普及至天下每一个角落。
接着,“铸镕苍昊,甄陶区有”两句描绘了君主统治下的盛世景象。“铸镕”形容金属熔炼成型,意味着国家制度的完善;“苍昊”指的是广阔无垠的天空,象征君主权威的高远和深厚;“甄陶区有”则是比喻国家如同精美的陶器,显示出诗人对国家治理之艺术化、完美化的赞赏。
在“恪恭三献,对扬万寿”中,“恪恭”形容恭敬而谨慎的态度;“三献”可能是指祭祀或朝贡等重大典礼中的三次献上;“对扬万寿”则表达了诗人愿意君主长命百岁,永享安康。
“比屋可封,含生无咎”两句,“比屋”即比喻国家如同庇护人民的家园;“可封”意味着有足够的力量和能力去保护这个家园;“含生无咎”则是希望君主能够使民众安居乐业,免受灾难。
最后,“匪徒七百,天长地久”两句,“匪徒”即是不仅限于;“七百”可能是指某种具体的数量或象征性的数字;“天长地久”则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统治永续和国家长存的美好祝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比喻和富有才华的辞藻,展现了诗人对于皇权至高无上、君主德政以及国家繁荣昌盛的深切赞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