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山阴宋太史韵·其一》
《和山阴宋太史韵·其一》全文
明 / 解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大秀千峰菡萏开,玉梁高接九仙台。

预从山顶结茅屋待等先生跨鹿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待等(dài děng)的意思:等待。

顶结(dǐng jié)的意思:指事物达到高度或顶点,无法再进一步发展或提高。

高接(gāo jiē)的意思:高接是指将球、盘、碟等高高地接住或抓住。也比喻接受别人的意见、建议等。

菡萏(hàn dà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如荷花般婉约动人。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九仙(jiǔ xiān)的意思:九位仙人,形容人物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山顶(shān dǐng)的意思:指最高处或最高地位。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仙台(xiān tái)的意思:指高大、雄伟的台地或高台。

玉梁(yù liáng)的意思:比喻高贵、尊贵、崇高的地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大秀千峰菡萏开”以“大秀”二字开篇,赋予了群山以生机勃勃之感,紧接着“千峰”与“菡萏”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山的雄伟,又描绘了花的娇艳,营造出一种既壮观又柔美的氛围。

“玉梁高接九仙台”一句,将视线引向更高处,玉梁与九仙台的连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空间以无限的想象。这里的“玉梁”象征着通往仙境的道路,而“九仙台”则暗示着仙人居住之所,整个场景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息。

后两句“预从山顶结茅屋,待等先生跨鹿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智者到来的期待。诗人设想自己在山顶建造茅屋,静候智者的到来,这种情境既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也蕴含着对智慧与知识的渴望。通过这样的构思,诗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意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憧憬。

作者介绍
解缙

解缙
朝代:明   字:大绅   号:春雨   籍贯: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   生辰:1369年-1415年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猜你喜欢

西江月·鱼兔若还入手

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
渡河筏子上天梯。
到彼悉皆遗弃。
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
虽然四句属无为。
此等何须脱离。

(0)

西江月·妄想不须强灭

妄想不须强灭,真如何必希求。
本源自性佛齐修。
迷悟岂拘先后。
悟则刹那成佛,迷则万劫沦流。
若能一念契真修。
灭尽恒沙罪垢。

(0)

炼铅火候

三十文爻七十武,二百六十分明数。
首尾须教用武烹,中间文火温温煮。
炉中炼出五彩光,赫赫一粒大如黍。
将来掌上和壳吞,逍遥永作真仙侣。

(0)

鹧鸪天·蜂蜜酿成花已飞

蜂蜜酿成花已飞。
海棠次第雨胭脂。
园林检点春归也,只有萦风柳带垂。
情默默,恨依依。
可人天气日长时。
东风恰好寻芳去,何事驱驰作别离。

(0)

菩萨蛮·败荷倒尽芙蓉老

败荷倒尽芙蓉老。
寒光黯淡迷衰草。
行客易销魂。
笛飞何处村。
云寒天借碧。
树瘦烟笼直。
若个是乡关。
夕阳西去山。

(0)

点绛唇·开尽梅花

开尽梅花,雪残庭户春来早。
岁华偏好。
只恐催人老。
惟有诗情,犹被花枝恼。
金樽倒。
共成欢笑。
终是清狂少。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