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寿周君》
《赋寿周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弃(bù qì)的意思:不离弃,不抛弃,不放弃。

才贤(cái xián)的意思:指具有才华和品德的人。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华筵(huá yán)的意思:指华丽的宴席,也用来形容盛大的宴会。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结石(jié shí)的意思:指被困住的石头,比喻难以摆脱的困境或束缚。

军礼(jūn lǐ)的意思:指军队中的敬礼仪式,也泛指其他场合中的庄重礼仪。

礼数(lǐ shù)的意思:指对待他人应该按照规定的礼仪互相往来,表示互相尊重和关心。

龙骧(lóng xiāng)的意思:形容气势盛大,威风凛凛。

幕府(mù fǔ)的意思:指封建时代日本的军事政权,也泛指封建时代的军事政权。

蒲草(pú cǎo)的意思:比喻人心胸广阔,容纳万物。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石榴(shí liú)的意思: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不可分割。

为寿(wéi shòu)的意思:为了庆祝某人寿辰而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

午日(wǔ rì)的意思:指中午的时刻,也可指时间过得很快。

相求(xiāng qiú)的意思:相互寻求,互相请求。

燕喜(yàn xǐ)的意思:形容人们欢喜雀跃、笑容满面。

应刘(yìng liú)的意思:对应刘备的请求或要求。

鉴赏

这首诗《赋寿周君》由明末清初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周君寿辰的庆祝与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幕府中才子贤士云集,将军礼遇之优,以及对周君的深厚情谊。

首句“幕府才贤盛”,开篇即点明了周君所在之地人才济济,暗示其地位与影响力。接着,“将军礼数优”进一步强调了对周君的尊崇与敬重,通过对比幕府与将军的礼遇,凸显出周君的特殊身份与地位。

“龙骧君不弃,燕喜日相求”两句,以“龙骧”比喻周君的威严与尊贵,同时表达了对其不被忽视、备受关注的态度;“燕喜”则借用了燕子筑巢的喜悦,象征着周君受到的热烈欢迎与喜爱,日复一日地寻求与之亲近的机会。

“绿玉抽蒲草,丹砂结石榴”运用自然界的景象进行隐喻,绿玉般的蒲草与丹砂般的石榴,不仅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更寓意着周君如同自然界中的珍宝,珍贵且充满活力。这里通过植物的生长与色彩,寄托了对周君长寿与繁荣的美好祝愿。

最后,“华筵开午日,为寿尽应刘”点明了庆祝活动的场景与目的。午日的华美宴会,不仅是对周君的生日庆典,更是表达了对他一生贡献与成就的敬仰与感激。通过“应刘”这一典故,进一步强化了对周君的赞美之情,寓意着他的智慧与才华如同应玚、刘桢一般,深受众人推崇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周君寿辰庆祝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与广泛影响力,更蕴含了对周君个人品质与成就的高度赞扬,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咏梅·其三

冰玉有馀映,铅华暂谢却。

安得素心人,徘徊弄春爵。

(0)

舟行杂咏·其十八

转输萧相计,积贮贾生篇。

月出万樯立,漕穿一线悬。

(0)

寄侄·其四

有客从南来,闻是尔相识。

曾无一字书,安知我心忆。

(0)

端溪杂咏·其二

夕阳下前山,山光落溪水。

欸乃时一闻,只在山光里。

(0)

羊城八景·其五大通烟雨

江上日烟雨,禅林渺何许。

磬声时一闻,不见僧行处。

(0)

蚤春园桃盛开亲友携酒过赏得春字

柴门别是武陵津,金马初辞侍从臣。

赖有小桃开野径,暂攀游骑驻芳尘。

临风乍发藏歌鸟,映水时翻见丽人。

几度花前得共醉,那能不惜故园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