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聪悟(cōng wù)的意思:聪明而有洞察力,能够迅速理解和领悟。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蹈祸(dǎo huò)的意思:主动去招惹麻烦,自找麻烦
刚愎(gāng bì)的意思:形容人固执、顽固,不听劝告。
祸机(huò jī)的意思:指祸患即将到来的预兆或迹象。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容物(róng wù)的意思:指能容纳物品的器具或容器。
若非(ruò fēi)的意思:如果不是;要不是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鹦鹉(yīng wǔ)的意思:指人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言语或动作,缺乏真实性和创造力。
知微(zhī wēi)的意思:指能够洞察微小细节,触类旁通,从细微之处看出大问题。
- 鉴赏
此诗《咏史五首(其三)邴原》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邴原的描绘,寓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历史教训。
首句“刚愎从来蹈祸机”,点明了邴原性格中的固执与自以为是,这种性格往往导致灾祸的发生。接着,“管生聪悟更知微”一句,既赞扬了邴原的智慧和洞察力,也暗示了他未能妥善运用这些优点,最终走向不幸的结局。后两句“若非太守能容物,亦叹秋风鹦鹉飞”,则进一步揭示了邴原悲剧的深层原因——如果他能够像那位宽容的太守一样,容纳他人,或许他的命运会有所不同。这里以“秋风鹦鹉飞”为喻,形象地表达了邴原的最终下场,同时也寄托了对邴原命运转变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邴原的性格特征与其命运的反差,以及对他未能得到善终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权力与宽容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