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同探禹穴,心每望尧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长思(cháng sī)的意思:长时间思考或思索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贾屈(jiǎ qū)的意思:指贾人贫穷,屈辱自尊。
矍铄(jué shuò)的意思:形容老人精神矍铄,意志坚定,精神焕发。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无闻(wú wén)的意思:没有人知道或听说过
禹穴(yǔ xué)的意思:指水利工程中的水道或水源。
沅湘(yuán xiāng)的意思:沅湘是指湖南的两条大河,沅江和湘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两者相连,形影不离的关系。
- 注释
-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沅湘:古代河流名,沅水和湘江。
贾屈:历史人物,可能指屈原或与其相关的人物。
迹:足迹。
探禹穴:寻找大禹的遗迹。
尧云:象征着尧帝的美德和理想。
渺茫:深远而难以捉摸。
矍铄:形容人精神焕发,老而强健。
勋:功绩。
出处:仕途升迁,出仕与隐退。
畏无闻:害怕默默无闻。
- 翻译
- 沅湘之路绵延万里,贾屈之名流传千年。
足迹追寻大禹遗迹,心中仰慕尧帝的圣云。
未曾述说的遥远与深沉,常常怀念他的功绩和精神。
不应只为仕途迷茫,四十岁还怕默默无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与李潭州椿寿翁五首》中的第四首,主要表达了对友人李潭州的敬仰和对其品格的赞赏。诗人通过提及沅湘之路和贾屈文(可能指的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屈原),暗示了友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他比作探寻历史深处的贤者,如大禹和尧舜。
"迹同探禹穴"象征着李潭州的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心每望尧云"则表达了他对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向往。接着,诗人感慨友人虽然身处困境,但并未因此而迷失自我,反而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和坚韧的品格。
"未说渺茫隐,长思矍铄勋"进一步赞扬了李潭州的卓著功绩和不凡智慧,即使在困厄中也保持着矍铄的精神风貌。最后,诗人告诫友人不必过于忧虑自己的出处问题,强调四十岁并非人生的终点,而应继续努力,以免到老无所成,"不应迷出处,四十畏无闻"表达了对友人积极进取的期许。
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的敬仰和激励,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