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暇曰读楞严经偶成》
《暇曰读楞严经偶成》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劳生扰扰衰鬓萧萧

偶得《楞严》读,都将世虑消。

水流虚谷静,云度碧天遥。

独坐忘言久,西山寂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天(bì tiān)的意思:指蓝天,晴朗明净的天空。

都将(dōu jiāng)的意思:都,指全部;将,指要、将要。都将意为全部都要或将要。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劳生(láo shēng)的意思:劳动创造生活,劳动改变命运。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世虑(shì lǜ)的意思:指因为过度担心而忧虑,对世事忧虑不安。

衰鬓(shuāi bìn)的意思:形容年老衰老的容颜。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坐忘(zuò wàng)的意思:坐忘是指在冥想或修行中,完全忘却外界的一切干扰,达到心境宁静、思维空灵的状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绂的《暇曰读楞严经偶成》描绘了诗人闲暇时阅读佛经《楞严经》的心境。首句“劳生何扰扰”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纷扰和疲惫,流露出对安宁的渴望。接着,“衰鬓已萧萧”通过描写自己稀疏的白发,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衰老。

在阅读《楞严经》的过程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都将世虑消”,表明佛经的智慧帮助他暂时忘却了尘世的忧虑。接下来,“水流虚谷静”以自然景象比喻心境的宁静,流水在空旷的山谷中流淌,显得格外静谧。而“云度碧天遥”则进一步渲染出开阔深远的意境,象征着心灵的超脱。

最后两句“独坐忘言久,西山对寂寥”描绘了诗人沉浸在阅读与沉思中的状态,长久地静坐无言,只有西山的寂静陪伴着他,展现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禅意。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个人的生活琐事和自然景色,传达出对佛教智慧的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度反思。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还韩城三首·其一

乍喜全家脱,虚疑匹马奔。

乾坤德甚大,盗贼尔犹存。

稻垄秋仍旱,溪流晚自浑。

素冠兼白发,愁绝更谁论。

(0)

与诸舍弟游董村

来往无十里,颇能妨昼眠。

疏篱董村水,远树洛城烟。

酒薄诗牵强,身闲病接连。

荒田点残雪,知在甬山前。

(0)

往来送迎城南道中二绝·其一

破裘重补却胜寒,暗减头围觉帽宽。

数顷桑麻绕城路,每随妓吏去迎官。

(0)

冬日访朱深明博士二首·其二

见公便是倚松老,念我不忘担板心。

万里江山一尊酒,主人无古亦无今。

(0)

寄蔡伯世赵才仲·其二

一坐十月长江滨,自君之来心转亲。

还书起居清源君,人间纷纷何足云。

(0)

连日与一上人会话密庵清坐附火乃有山居气息因成一诗奉呈

春风吹茅檐,落日半花柳。

馀寒盛气来,佳辰为谁有。

公来但默坐,有味皆可口。

端如列鼎食,衣被以醇酒。

烦言不知要,实自费斗薮。

南泉山下人,了不计可否。

山柴晚复焰,当为一举手。

荒江甚泬寥,此味亦长久。

不嫌薰病眼,重当为公取。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